盧溪別人
王昌齡〔唐代〕〔〕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小船停泊在武陵溪口,溪水還要陪伴您向北奔流。當你駛過荊門進入三峽的時候,切莫同孤月一樣,聽著猿的悲啼發愁。
注釋瀘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武陵縣(今湖北竹溪縣),這里指湖南省常德桃花源地區。武陵溪口即盧溪。駐扁舟:小船停泊在渡口。荊門:位于湖北省中部。三峽: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它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此指到達宜昌地區。莫將:莫和。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溪口送別,寓己相送之懷,別情與溪水俱長;后兩句設想友人遠行之累,勸慰友人要寬解自己。此詩連用五個地名,但其詩如行云流水,毫無板滯之感;融情入景,瑯瑯上口,百讀不厭。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寫這位朋友自盧溪別后,已來到武陵溪口,沅江的水,流到溪口,稱為溪水,他乘的船停在溪口,準備穿過洞庭湖,直奔長江。這時沅江的水仿佛跟著他向北流去,作者送別之情也跟著溪水隨友人北流。
這位朋友是到四川去的,進入長江,就要逆流而上,穿過三峽天險,于是作者又進一步關心起入川的友人,在后兩句寫下了:“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這兩句是想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前兩句寫溪口送別,寓己相送之懷,別情與溪水俱長;后兩句設想友人遠行之累,勸慰友人要寬解自己。此詩連用五個地名,但其詩如行云流水,毫無板滯之感;融情入景,瑯瑯上口,百讀不厭。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寫這位朋友自盧溪別后,已來到武陵溪口,沅江的水,流到溪口,稱為溪水,他乘的船停在溪口,準備穿過洞庭湖,直奔長江。這時沅江的水仿佛跟著他向北流去,作者送別之情也跟著溪水隨友人北流。
這位朋友是到四川去的,進入長江,就要逆流而上,穿過三峽天險,于是作者又進一步關心起入川的友人,在后兩句寫下了:“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這兩句是想象友人由荊門入三峽的情景。到了荊門,還要沿江西上進入險巖壁立的三峽。這時候“兩岸猿聲啼不住”,過往的客人聽起來就象訴愁啼怨,心情格外緊張。自古以來就有“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民謠。想到這里,作者就勸朋友不要對著孤月聽到猿聲就發愁。末句筆鋒一轉,由實景的描寫轉向虛境意愿的描寫,更顯別后深情。
此詩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意不提盧溪送別的事情,把惜別的深情寄寓在友人別后的甘苦上,設想這位友人在旅途中的種種遭遇。整首詩全是為朋友著想,先想到的是遠在武陵溪口停著一條友人北去的小船,從中體現出對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懷念。在創作手法,上真是另辟蹊徑,別具風情。▲,參考資料:完善
1、
趙欽一編著. 幼學唐詩100首[M]. 北京:中國書店,1993,24-25.
創作背景
此詩前兩句寫溪口送別,寓己相送之懷,別情與溪水俱長;后兩句設想友人遠行之累,勸慰友人要寬解自己。此詩連用五個地名,但其詩如行云流水,毫無板滯之感;融情入景,瑯瑯上口,百讀不厭。
王昌齡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進士,為校書郎,開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故世稱王江寧。天......[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