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越器

陸龜蒙〔唐代〕〔〕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譯文及注釋
譯文九月深秋的晨風中,露水沾衣,越窯中燒制的瓷器出窯;顏色似青如黛,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奪得千峰萬山的翠色。那些堆放到正確的朝向的瓷器,到夜半時就會盛載一些露水,淺淺地盛有露水的碗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時還殘存濁酒的杯子。 注釋秘色:秘色瓷。這個詞語最早出現于此詩中,并一直沿用至今。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秘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九秋:指九月深秋。千峰翠色:謂越窯釉色就像覆蓋山嵐的郁郁蔥蔥的翠色,后用以指青瓷。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創作背景   秘色瓷是在唐代瓷器制作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青瓷精品,產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帶的越州。越窯是中國青瓷最重要的發源地和主產區,其歷史可上溯至近兩千年前。東漢年間這里最早完成了陶器的制作,后來又完成了從原始青瓷發展到青瓷的歷史過渡。這一帶戰國時屬越國,唐時改為越州,“越窯”因此而得名。越窯青瓷經過不斷發展晚唐時達到鼎盛成為了中國的瓷業中心。   陸龜蒙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晚期,當時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天災人禍不斷,整個唐王朝日薄西山。《新唐書》記載,陸龜蒙“舉進士一不中,往從湖州刺史張摶游,摶歷湖、蘇二州,辟以自佐”。陸龜蒙任此卑職后不久便隱居在松江甫里(今 展開閱讀全文 ∨,創作背景   秘色瓷是在唐代瓷器制作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青瓷精品,產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帶的越州。越窯是中國青瓷最重要的發源地和主產區,其歷史可上溯至近兩千年前。東漢年間這里最早完成了陶器的制作,后來又完成了從原始青瓷發展到青瓷的歷史過渡。這一帶戰國時屬越國,唐時改為越州,“越窯”因此而得名。越窯青瓷經過不斷發展晚唐時達到鼎盛成為了中國的瓷業中心。   陸龜蒙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晚期,當時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天災人禍不斷,整個唐王朝日薄西山。《新唐書》記載,陸龜蒙“舉進士一不中,往從湖州刺史張摶游,摶歷湖、蘇二州,辟以自佐”。陸龜蒙任此卑職后不久便隱居在松江甫里(今江蘇蘇州東南甪直鎮),“多所論撰,雖幽憂疾痛,貲無十日計,不少輟也”。可見此時的他懷才不遇、飽受壓抑、滿懷憂郁,既對統治者的腐朽生活深惡痛絕但又無可奈何。他只好遠離都城長期生活在南方避世。當陸龜蒙初次見到“千峰翠色”般精美絕倫的越窯秘色瓷器時,想象其中宵“盛取沆瀣”之液,他難以抑制自己的情感,遂借物詠懷以抒胸中塊壘。▲,參考資料:完善 1、 毛小東.《秘色越器》詩略考[J].東方博物,2007(02):18-25,此詩前二句先寫越窯開窯的時間在秋天,再以夸張的手法極言秘色瓷的顏色青翠,像是奪走了千山的蒼翠似的;后二句寫若在秘色瓷中盛上半夜的露水,就可以陪著嵇康將杯中的殘酒喝完。全詩用準確而形象的語言,抓住了秘色瓷顏色青綠以及光澤盈潤的特征來描繪,并突出其風神。   前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是陸龜蒙遠看越窯開窯時的壯觀景象而發的感概。其中的一“奪”字可謂神來之筆。在陸龜蒙的心里這秘色瓷的釉色已無法用一般言語去描述,只能用巧妙奪取大自然的“千峰翠色”來雕飾。但在實際的燒窯過程中窯內的燒制溫度和火焰氣氛很難控制。燒成黃釉、青釉乃至生燒、過燒的都有。所以“奪得千峰翠色來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秘色瓷是在唐代瓷器制作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青瓷精品,產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帶的越州。越窯是中國青瓷最重要的發源地和主產區,其歷史可上溯至近兩千年前。東漢年間這里最早完成了陶器的制作,后來又完成了從原始青瓷發展到青瓷的歷史過渡。這一帶戰國時屬越國,唐時改為越州,“越窯”因此而得名。越窯青瓷經過不斷發展晚唐時達到鼎盛成為了中國的瓷業中心。
陸龜蒙

陸龜蒙(?─約881),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號天隨子,蘇州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幼聰穎,善屬文。舉進士不第,曾任湖、蘇二州刺史的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多所論撰。后以高士征召,不至。素......[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