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黃庭堅〔宋代〕〔〕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黔中陰雨連綿,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終日被困家中,猶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陽佳節,在蜀江之畔,暢飲狂歡。
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仍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詩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流人物。

注釋
定風波:詞牌名。左藏(cánɡ):古代國庫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稱左藏。
黔(qián)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漏天:指陰雨連綿。
及至:表示等到某種情況出現;直至。霽(jì):雨雪之止也。
鬼門關:即石門關,今重慶市奉節縣東,兩山相夾如蜀門戶。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為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的作品。該詞主要通過重陽即事,寫出了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

  上片首二句寫黔中氣候,以明貶謫環境之惡劣,前兩句起調低沉,起篇為抑。黔中秋來陰雨連綿,遍地是水,人終日只能困居室內,不好外出活動。不說苦雨,而通過“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動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狀況。“乘船”而風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戶的意思,又影射著環境的險惡。聯系“萬里”二字,又有去國懷鄉之感。下三句是一揚,寫重陽放晴,登高痛飲。說重陽天霽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為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的作品。該詞主要通過重陽即事,寫出了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

  上片首二句寫黔中氣候,以明貶謫環境之惡劣,前兩句起調低沉,起篇為抑。黔中秋來陰雨連綿,遍地是水,人終日只能困居室內,不好外出活動。不說苦雨,而通過“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動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狀況。“乘船”而風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戶的意思,又影射著環境的險惡。聯系“萬里”二字,又有去國懷鄉之感。下三句是一揚,寫重陽放晴,登高痛飲。說重陽天霽,用“及至”、“也”二虛詞呼應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適逢佳節,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門關外蜀江前”回應“萬里黔中”,點明歡度重陽的地點。“鬼門關”這里是用其險峻來反襯一種忘懷得失的胸襟,頗有幾分傲兀之氣。

  下片三句承上意寫重陽賞菊。古人重陽節有簪菊的風俗,但老翁頭上插花卻不合時宜,即所謂“幾人黃菊上華顛”。作者借這種不入俗眼的舉止,寫出一種不服老的氣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負口吻。這比前寫縱飲就更進一層,詞情再揚,此為二揚。最后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說自己重陽節不但照例飲酒賞菊,還要騎馬射箭,吟詩填詞,其氣概直追古時的風流人物,更將豪邁氣概表現到極致,此為三揚。此處巧用晉詩人謝瞻、謝靈運戲馬臺賦詩之典。末句中的“拍肩”一詞出于郭璞《游仙詩》“右拍洪崖肩”,即追蹤的意思。下片從“莫笑老翁猶氣岸”到“風流猶拍古人肩”彼此呼應,一氣呵成,將豪邁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詞結構一抑三揚,筆力豪邁,抒發了作者雖被貶黔州、身居惡劣環境,卻窮且益堅、老當益壯,不屈于命運的擺布的樂觀精神和博大胸懷。▲

,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776-778 . 2、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2470 . 3、 姜鈞主編 .宋詞大鑒賞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2年 . 4、 宋詞三百首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6年 .
創作背景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為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的作品。該詞主要通過重陽即事,寫出了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