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這個日日思念丈夫的婦女正在百尺高樓之上展望。她抱著多么大的希望啊。江上水氣彌漫,船只在霧氣中航行,遠處看不清楚。她看著它們慢慢地駛近自己。她仔細地辨認,但都不是她所盼望的那一只。失望之余,她埋怨起他來,覺得他不如江潮有信。她和她的丈夫可能曾約定開春相見,誰知轉瞬之間已到暮春。也可能別離時間太長,經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眼前新的春天又快過去了,她怎么不苦惱呢。當看到風吹花瓣象蝶舞,柳絲下垂似與橋面相平。這個婦女觸景生情感到悲傷。漫長的白天好容易才度過去,卻又迎來了寂寞難耐的夜晚。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
此詞是一首以閨中人思念遠人的口吻創作的閨怨詞。詞寫丈夫遠出,逾期未歸,妻子在家望眼欲穿。上片敘事言情,下片因景及情。此詞雖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題材,意境卻與眾不同;結構上“無大起落”,卻層次分明,在平易曉暢之中顯現出濃郁蘊藉的情思,豐腴雋永的韻致,“味極雋永”。全詞語言工巧,情感表現得細膩而又生動,含蓄而又深沉。
上片敘事言情,寫出女主人望遠盼歸時望眼欲穿的心中之怨。“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起首兩句寫閨婦登高樓憑曲闌,思親懷遠凝目看,江上水霧彌漫,白帆點點,由遠而近,卻始終不見她所盼的那只歸夫船。看似平直,慢慢體味,頗多婉曲。“樓倚春江”一方面交待了百尺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二此詞是一首以閨中人思念遠人的口吻創作的閨怨詞。詞寫丈夫遠出,逾期未歸,妻子在家望眼欲穿。上片敘事言情,下片因景及情。此詞雖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題材,意境卻與眾不同;結構上“無大起落”,卻層次分明,在平易曉暢之中顯現出濃郁蘊藉的情思,豐腴雋永的韻致,“味極雋永”。全詞語言工巧,情感表現得細膩而又生動,含蓄而又深沉。
上片敘事言情,寫出女主人望遠盼歸時望眼欲穿的心中之怨。“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起首兩句寫閨婦登高樓憑曲闌,思親懷遠凝目看,江上水霧彌漫,白帆點點,由遠而近,卻始終不見她所盼的那只歸夫船。看似平直,慢慢體味,頗多婉曲。“樓倚春江”一方面交待了百尺高樓臨江而建;且因樓、江及人,把樓上憑欄人與春江中的“歸橈”聯系起來;二是以“春江”之浩瀚溶滿襯托倚樓人之孤單冷寂。“春江”及下片又寫到的繁花飛落,柳樹成蔭等,交待出時間是暮春——惜春之情甚也!“百尺高”與“還未見”相呼應,傳寫出思婦從低到高,拾級而上,登高騁望,傷高懷遠的急切情態與望而不見,思而不得的苦惱和哀怨。一個“倚”字,就指示了位置。“煙中”二字乃點染之筆,它一是春江景象的具體、形象的描繪,二是以這迷蒙的春江景象巧妙地烘托思婦的傷高懷遠、惆悵哀怨的情懷。“幾時期信似江潮?”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遠行未歸的人來了:你還不如江潮有信,什么時候你也能如江潮那樣如期如約?緊承前面,從敘事言情轉而直抒胸臆。此句既扣上“春江”,即景取喻,又暗用唐代李益的樂府詩《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的詩意。詰問之語,進一步刻畫思婦的心理活動,寫出失望尚未絕望思婦癡情、幽怨與期待的復雜心理。在對遠行人的埋怨聲中,似乎也隱隱含著“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的自哀自怨。
下片因景及情,以景物襯托出女主人公度日如年的痛苦心情。“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過片兩句寫暮春的對偶句是思婦望中的眼前之景:落花在風中片片飛舞,蝴蝶在飛紅中翩翩相戲;溪邊細柳蔭濃濃,柔條拂水淥溶溶,雨后新波漲滿春江,江水與橋平——春去也。“水平橋”與上片的“春江”“江潮”前后呼應,結構嚴謹。“弄”“平”兩個動詞用得極妙,用擬人手法把景物寫活了。在思婦眼前,庭院池塘,小橋流水,春風楊柳,飛花舞蝶,自然界充滿生機,和諧愜意。然而在這一美景前,孑然獨處的她,觸景傷情,反而增添了無窮的哀怨。看飛花舞蝶親昵作態,嘆人不如物之感生,見楊柳青青之色,則想起曾與丈夫分手時春日重聚的約定,春將去,人不見,引起無限的怨情,真有“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之感!“日長才過又今宵。”日復一日地登高凝望,又到斜陽西下暮色昏暝時,主人公不由得發出一聲壓抑已久的喟然長嘆:漫長的白天剛剛挨過去,寂寞難耐的夜晚又將開始——登高望春春將去,高樓望遠遠念情。人未歸,怨難平。結句的一聲喟嘆,把女子度日如年的離別之苦寫得含蓄而又深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鑒賞這首《浣溪沙》為閨怨詞。起首一句,寫閨婦登高遠望。樓高百尺,臨江而立,故用一個“倚”字,指示位置。這位思婦正憑欄眺望,盡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還不見丈夫乘船而歸。“煙中還未見歸橈”之“煙”,指江上的水氣。
橈即劃船的槳,古詩詞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氣彌漫,白帆片片,由遠而近駛來,她努力辨認,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歸舟。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遠行之人來了,覺得他還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謂潮漲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樂府詩《江南曲》說:“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與此句互證。丈夫沒有如約歸家,她雖說不出悔不“嫁與弄潮兒”的潑辣言語,但“幾時期信似江潮”七個字
展開閱讀全文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