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崔國輔〔唐代〕〔〕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蘭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玉光閃閃的水塘邊,絢麗芬芳的鮮花爭相綻放,采蓮的輕舟來來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蕩漾。
戀人們在小河上相會,唯恐被水波分開,于是把小船緊緊靠攏。

注釋
溆(xù):指水塘邊。玉溆,玉光閃閃的水塘邊。
金塘:形容陽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蘭舟:《述異記》:“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此,用構宮殿也。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云木蘭舟,出于此。”

賞析
賞析

  《采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采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鮮花,為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采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采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鮮花,為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彩明艷。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這一聯中,“爭”、“亂”二字,也運用得活而有力。一個“爭”字,把百花吐芳斗艷的繁茂之態寫活了。“金塘水亂流”,塘水本不流動,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幾多采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來;一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競采、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詩人不寫人的活動,人的活動自見,只從水波蛇行回旋的亂流中,便可想見人物的活動情態。

  這些江南水鄉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對美好的愛情有著大膽熾熱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蘭舟。”這兩句寫了戀人的心理活動。戀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們分開,于是兩只船兒緊緊相靠,并駕齊驅,誰也舍不得離開誰。“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該詩所寫的愛情十分純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著木蘭舟”,十分耐人尋味。詩人不直接寫人,而通過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將人物的活動融入美景之中,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風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它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

參考資料:完善

1、 榮新編著,詠荷詩詞精選,金盾出版社,2008.11,第28頁 2、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唐詩鑒賞辭典珍藏本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588-589頁 3、 樂云主編,唐宋詩鑒賞全典,崇文書局,2011.11,第183頁
創作背景
作者是吳郡人,從小生活在江南水鄉,對于采蓮青年男女們的勞動生活、對于他們開朗活潑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創作了這首詩。
崔國輔

崔國輔(生卒年不詳),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開元進士,官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部。天寶間貶為晉陵(今江蘇常州)司馬。以五言絕句著稱。其詩多擬南朝樂府民歌,寫宮閨、田園兒女之情,含思婉轉,風格清新活潑。原......[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