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詞四首·其四

薛濤〔唐代〕〔〕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開滿枝頭的鮮花讓我怎能承受,反而讓相思之情涌上心頭。
清晨對鏡梳妝時垂下兩行淚,春風啊!你是否知道我的心境呢?

注釋
翻作:反作。
玉箸:玉石筷子。用以形容淚。

賞析
賞析

  這首詩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無端的煩惱,相忍的滋味實在讓人受不了。對著明鏡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淚空垂,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風啊!你知道不知道!換一種說法,就是寫花兒已開滿枝頭,可是見到春花反而引發相思之情,自己淚流滿面,那傳遞住處的春風,可曾告訴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滿枝”,詩一開頭就劈空而來,似情奔涌,似相思爆發,駭人心目,給人以懸念。“那堪”寫詩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這里的“那堪”有兩層意思:“我們不妨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先是情人分離兩地相思,本已不堪;繼而,偏偏春色惱人,滿枝鮮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卻不能圓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無端的煩惱,相忍的滋味實在讓人受不了。對著明鏡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淚空垂,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風啊!你知道不知道!換一種說法,就是寫花兒已開滿枝頭,可是見到春花反而引發相思之情,自己淚流滿面,那傳遞住處的春風,可曾告訴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滿枝”,詩一開頭就劈空而來,似情奔涌,似相思爆發,駭人心目,給人以懸念。“那堪”寫詩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這里的“那堪”有兩層意思:“我們不妨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先是情人分離兩地相思,本已不堪;繼而,偏偏春色惱人,滿枝鮮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卻不能圓!這就慪得她更加不堪,緒新思,一齊迸發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深’《《古今詞論》)。情景互移,于是,墜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盡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徹夜難眠。”“‘花滿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寫照:大地回春,風光宜人,萬物欣欣向榮,枝頭繁花錦簇正是情人結伴相邀,游春賞花,留戀春景的大好時光,何以我們的詩人反乎尋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這滿園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兩句“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詩人以面對明鏡梳妝打扮,問春風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結,戛然而止,給詩添上了無窮的纏綿悱側的哀傷情調。既寫面對明鏡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發了心中無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綿綿動人肺腑。對此,裔耀華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釋:“朝起臨甓曉妝,不知是鏡中映出了窗外景色,還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顏,又引起她對影傷懷,禁不住雙雙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結,莫可名狀:花期雖好,徒奈我一人獨賞?對鏡梳妝,又為誰打扮?無限衷曲,訴與誰聽呢!這不堪承受的一切,終于使詩人呼出:春風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親人啊,你曉不曉得我為你憔悴到了這般模樣!’這里,擬人、借代、雙關、設間,多種修辭手法融為一體,不盡的“春望’之中,說盡了主人公難耐的孤獨凄涼同時也寄托了她無限的寂寞與企望。”

  在“夫為妻綱”的封建社會里,一個唐代身為樂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詩人,雖然憑借她的美麗聰慧和才情風度能夠得到文人才子的贊賞和青睞,但她卻像是無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個人幸福的根基,盡管她大膽執著地追求美好愛情生活,但最終卻難以逃脫悲劇的命運,她用手中詩筆,寫下了許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與失意。▲

,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克智著.唐代愛情名詩詞賞讀:金盾出版社,2009.11:第115頁
創作背景
薛濤

薛濤(?─約834)字洪度,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后終身未嫁。時稱女校書。曾居浣花溪,創制深紅小箋寫詩,人稱薛濤箋。《蜀箋譜》謂其卒時年七十三,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現......[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