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二

張九齡〔唐代〕〔〕

幽人歸獨(dú)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yuǎn)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歸隱到這幽靜的山林以來,每天都獨(dú)自高臥在林泉之下,積聚的愁慮被洗滌得干干凈凈。
我想拿這些來感謝那高飛的鳥兒,因要托她傳達(dá)我這遙遠(yuǎn)的情懷。
日日夜夜我空懷著這無限情意,可是又有誰能體會到我至誠的情意呢?
那飛鳥和沉魚本來就情趣相隔,又怎么能慰解我的心懷情意?

注釋
高鳥:高飛的鳥。
飛沉:指鳥和魚。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唐中宗景龍初(707)舉進(jìn)士,任校書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呂科,升任右拾遣。后歷任司勛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