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寇準(zhǔn)〔宋代〕〔〕

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fēng)起。
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愁情 一作:柔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面上水波渺茫,遠(yuǎn)望好似煙霧籠罩,迢遞不斷,如同遠(yuǎn)隔千里;一陣東風(fēng),吹來陣陣白蘋的香氣。
夕陽西下,我佇立在水邊凝望時,心中的綿綿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無了無休。

注釋
杳(yǎo )杳:深遠(yuǎn)的樣子。煙波:指煙霧蒼茫的水面。
白蘋(pín):多年生淺水草本植物,開白花。
汀洲:水邊的小洲。
愁情:一作“柔情”。

賞析

賞析

  寇準(zhǔn)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業(yè)彪炳,性亦剛毅,卻寫出如此柔麗感傷之詩,便是他的同時代人也覺得難以理解,議論紛然。宋僧文黃在《湘山野錄》中說:“萊公(寇準(zhǔn)封萊國公)富貴之時所作詩,皆凄楚愁怨,嘗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說:“忠愍詩思凄惋,蓋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觀此語意,疑若優(yōu)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曾經(jīng)作過寇準(zhǔn)副職的范雍在《忠愍公詩序》中也談到:“嘗為《江南春》二絕,……人曰少貴無不足者,其攄辭綺靡可也,氣焰可也,惟不當(dāng)含凄爾。”其實,他們都沒有說對。范雍以為只有詩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寇準(zhǔn)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業(yè)彪炳,性亦剛毅,卻寫出如此柔麗感傷之詩,便是他的同時代人也覺得難以理解,議論紛然。宋僧文黃在《湘山野錄》中說:“萊公(寇準(zhǔn)封萊國公)富貴之時所作詩,皆凄楚愁怨,嘗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說:“忠愍詩思凄惋,蓋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觀此語意,疑若優(yōu)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曾經(jīng)作過寇準(zhǔn)副職的范雍在《忠愍公詩序》中也談到:“嘗為《江南春》二絕,……人曰少貴無不足者,其攄辭綺靡可也,氣焰可也,惟不當(dāng)含凄爾。”其實,他們都沒有說對。范雍以為只有詩人的女婿文康公(名王曙)說中了:“乃暮年遷謫流落不歸之意。詩人感物,固非偶然。時以為文康公之知言也。大約公之為詩,多有此意。”詩人在澶淵之盟后不久,晚年罷相又復(fù)相,又被排擠去位。后貶死雷州。作為一個人,他心中存有芥蒂;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感到失意和抱負(fù)難以再展;而作為一個詩人,“人稟七情,應(yīng)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他對景傷情,發(fā)為詩句,原因就在于此。

  此詩一二句點明題意,并描寫出了江南春日黃昏的那種迷離艷冶之美。末句轉(zhuǎn)入抒情,詩人心中涌起無限愁緒,感到自己的綿綿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無了無休。此詩頗具唐詩特色,情韻悠長,蘊(yùn)藉空靈。

  “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fēng)起。”中杳杳,指江水的深暗幽遠(yuǎn)。夕陽西下,江面上水波渺茫,遠(yuǎn)望好似煙霧籠罩;江水浩渺,迢遞不斷,如同遠(yuǎn)隔千里。一陣東風(fēng),吹來縷縷白蘋清香。寥寥十四字,表面寫無人之景,實是境中有人,“隔”、“風(fēng)起”、“香散”,都是從人的感覺角度落筆的,因此第三句就將人推出鏡頭來。原來此時詩人正佇立在汀洲(水邊平地)之上凝望著。此屬倒裝句法,按順序而言,應(yīng)把此句提到最前面,但如倒轉(zhuǎn)過來,便屬凡筆,詩意也索然了。

  美景令人陶醉,也撩人傷感,尤其是悲愁郁結(jié)的人,所以末句便轉(zhuǎn)入抒情。此時,詩人面對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無限愁緒,感到自己的綿綿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無了無休。“愁情不斷如春水”,憑借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化抽象為具體,含蓄地傾吐出愁情的沛然莫遏,與早于他的李煜《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和晚于他的秦觀《江城子》詞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異曲同工。李詞鮮明、生動,秦詞情辭兼勝,寇準(zhǔn)的詩則妙在首尾呼應(yīng),情景相生,另有耐人吟味之處。▲

,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永生.中華詩詞精粹·宋詞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205 2、 呂美生.中國古代愛情詩歌鑒賞辭典.合肥:黃山書社,1990:510 3、 魏丕植著.解讀詩詞大家(2)宋代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139
創(chuàng)作背景
寇準(zhǔn)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業(yè)彪炳,性亦剛毅,卻寫出如此柔麗感傷之詩,便是他的同時代人也覺得難以理解,議論紛然。宋僧文黃在《湘山野錄》中說:“萊公(寇準(zhǔn)封萊國公)富貴之時所作詩,皆凄楚愁怨,嘗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說:“忠愍詩思凄惋,蓋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觀此語意,疑若優(yōu)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曾經(jīng)作過寇準(zhǔn)副職的范雍在《忠愍公詩序》中也談到:“嘗為《江南春》二絕,……人曰少貴無不足者,其攄辭綺靡可也,氣焰可也,惟不當(dāng)含凄爾。”其實,他們都沒有說對。范雍以為只有詩人的女婿文康公(名王曙)說中了:“乃暮年遷謫流落不歸之意。詩人感物,固非偶然。時以為文康公之知言也。大約公之為詩,多有此意。”詩人在澶淵之盟后不久,晚年罷相又復(fù)相,又被排擠去位。后貶死雷州。作為一個人,他心中存有芥蒂;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感到失意和抱負(fù)難以再展;而作為一個詩人,“人稟七情,應(yīng)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他對景傷情,發(fā)為詩句,原因就在于此。
寇準(zhǔn)

寇準(zhǔn)(961─1023)字平仲,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進(jìn)士,授大理評事,知巴東縣。累遷樞密院直學(xué)士,判吏部東銓。為官敢直言。景德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反對王欽若等南遷主張,......[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