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余春·急雨收春

賀鑄〔宋代〕〔〕

急雨收春,斜風約水。浮紅漲綠魚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歸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關情紙尾。闌干長對西曛倚。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
譯文及注釋
譯文一陣急雨即將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風仿佛在約束春水。水面上浮著飄落的花瓣,上漲的綠水皺起了漣漪。魚兒嬉戲而產生一圈圈的波紋,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歸去。自從在城隅處分手,我們都留下了無窮的幽怨,你在來信中,信末多是深情關切之語,我也經常在夕陽西下時,獨自倚欄遠眺,面對著昏黃的落暉。老夫老妻,本應廝守一起卻要天各一方。 注釋“惜余春”,語出李白《惜余春賦》:“惜余春之將闌,每為恨兮不淺。”“余春”者,殘存無多、轉瞬將盡之春光也。惟其無多,惟其將盡,故格外值得珍惜。收:結束。停止。約:阻止,攔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這是一篇游子傷春懷人之作。   上片寫惜春思歸。“急雨收春,斜風約水”。寫暮春時節,雨急風斜。這第一句寫得別致新穎,其中“收”字尤見功力。不言春將盡,不言春歸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為主,造語生動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風拂掠水面,而“浮紅漲綠魚文起”接著寫暮春時節水面上的景致。紅化凋零,飄飄灑灑落滿江面;江水上漲,綠波蕩漾;魚兒游弋,激起陣陣波紋。這里的“魚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國自古就有魚雁傳書之說,書信常被稱為“魚書”或“雁書”。這“魚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書信,勾起游子無盡的相思。“年年”兩句直寫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離去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是一篇游子傷春懷人之作。   上片寫惜春思歸。“急雨收春,斜風約水”。寫暮春時節,雨急風斜。這第一句寫得別致新穎,其中“收”字尤見功力。不言春將盡,不言春歸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為主,造語生動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風拂掠水面,而“浮紅漲綠魚文起”接著寫暮春時節水面上的景致。紅化凋零,飄飄灑灑落滿江面;江水上漲,綠波蕩漾;魚兒游弋,激起陣陣波紋。這里的“魚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國自古就有魚雁傳書之說,書信常被稱為“魚書”或“雁書”。這“魚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書信,勾起游子無盡的相思。“年年”兩句直寫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離去,見春將盡,落紅飄零,意緒萬千。正如辛棄疾所云“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會,春歸時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約游子結伴而還。春本無知,春本無曉,如此怨春,似乎無理,然而更顯其情真意切。這正是人們常說的無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歸,下片自然而然地轉入懷人。“留恨城隅,關情紙尾。”寫當初與妻子的離別及日后的書信傳情。城隅,即城角,當初與妻子離別之處。不忍離別,卻又不得不離別,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個“恨”字籠罩了下片,也為讀者理解全詞提供了一個契機。不能相見,只能在書信紙尾看到妻子的一片關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憑欄遠眺的鏡頭。中國古典詩詞中常借憑欄遠眺寫愁緒。李煜有句云:“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浪淘沙》)辛棄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闌干長對西曛倚,”寫抒情主人公倚著欄干長久地凝視著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國古典詩詞的人都懂得這是一個痛苦的形象。結尾化用杜甫《春日憶李白》詩句,杜詩云:“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以遙望對方所見的景致極寫了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賀詞云:“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寫夫妻老矣,卻關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這結處用語質拙,不雕飾,不張揚;江南渭北已溢出無限情思,而鴛鴦白頭更讓人感慨萬端。   賀鑄善于寫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賀鑄善于處理結處,此詞上片結處的無理而妙,下片結處的質拙含蓄,都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和啟迪。▲,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鑒賞二   游子天涯,惜春恨別,原本是詩詞中寫得熟濫的題材,但賀鑄此作語意精警,字句凝練,仍不乏新鮮之感。   起三句,繳足題面中“余春”二字,愛惜之情,亦于言外發之。枝頭繁花,乃春天之象征,而“急雨”摧花,掃盡春艷,故言“收春”。“收”字極煉,一如天公與人作對,不肯讓春色長駐人間,稍加炫示,便遣“急雨”追還。“急雨”之來,“斜風”與俱。雨添池波,風遏逝水,故池水溶溶,新波“漲綠”。加以落英繽紛,漂流水上,泛泛“浮紅”,點綴碧瀾。而群魚嬉戲于漲池之中,你爭我奪,唼喋花瓣,掀動一圈圈波紋。意境幽美。“浮紅漲綠魚文起”七字是極經意之筆,非深情留戀“余春”之人不能如此細膩地觀察“余春”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這是一篇游子傷春懷人之作。
賀鑄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太祖孝惠后族孫。年十七,宦游京師,授右班殿直、監軍器庫門。熙寧中出監趙州臨城縣酒稅。元豐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陽都作院,歷徐......[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