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

劉基〔明代〕〔〕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譯文及注釋
譯文疾風驅使著驟雨瞬間灑落高城,烏云密布,雷聲滾滾,大地仿佛都在震動。一會興云作雨的龍挾著雷電烏云離去,池塘水滿,青草滴翠,萬蛙齊鳴。 注釋驅:驅使。急雨:驟雨。云:這里指烏云。殷(yǐn):震動,形容雷聲大。池:池塘。
賞析
這首七絕寫了大雨前后的景象。前兩句風雨雷電,氣象磅礴;后兩句雨住風停,清新恬靜,一前一后對比鮮明。詩人通過對自然風雨的描寫,借景抒情,抒發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風雨過后,景色會格外美麗;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后,會覺得人生更美麗   前兩句已把大雨寫得十分暢滿,極力描述了大雨的氣勢。黑云壓城,風急雨驟,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急”、“驅”、“灑”三字形象地表現出夏雨的驟猛。云是“壓”的,雷是“殷”的,又說明黑云、雷電的迅疾。   后兩句描述雨過天晴的景象:雷雨過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漲,蛙聲一片,詩人匠心獨運,在震耳欲聾的雷聲雨聲后,仍寫蛙鳴聲,而兩種聲音,收到的 展開閱讀全文 ∨,這首七絕寫了大雨前后的景象。前兩句風雨雷電,氣象磅礴;后兩句雨住風停,清新恬靜,一前一后對比鮮明。詩人通過對自然風雨的描寫,借景抒情,抒發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風雨過后,景色會格外美麗;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后,會覺得人生更美麗   前兩句已把大雨寫得十分暢滿,極力描述了大雨的氣勢。黑云壓城,風急雨驟,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急”、“驅”、“灑”三字形象地表現出夏雨的驟猛。云是“壓”的,雷是“殷”的,又說明黑云、雷電的迅疾。   后兩句描述雨過天晴的景象:雷雨過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漲,蛙聲一片,詩人匠心獨運,在震耳欲聾的雷聲雨聲后,仍寫蛙鳴聲,而兩種聲音,收到的是一鬧一靜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靜平和的景象,與前兩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鮮明的對照。   此詩寫的是雨來到和雨止的景象。詩的前半句寫出雷雨交作,氣勢雄峻;后半句寫雨過天晴,平淡恬淡。前雷聲,后蛙鳴,兩兩對照,逸趣橫生。詩人通過寫大自然的景況,告訴讀者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時間不會長久,當人遇到困難時,要堅持、要勇敢頑強,與之斗爭,難關是會度過的。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開門見山,展現了大雨奇觀。詩人站在城樓上,眼見疾風驅使著大雨,頓時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陣雨來得快,去得疾。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鳴。詩人通過自然界的風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這首詩在造詞遣句上雖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與宋人詠景詩相近。劉基是詩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懷往往與大自然的景況相融合,喜歡通過自然景觀抒發人生的哲理,使天籟中賦有理趣。▲,參考資料:完善 1、 徐慶宜.歷代絕句精華三百首:花城出版社,1998.02:377 2、 高濯纓.古典詩詞精品手冊——明詩三百首:廣州出版社,1995.09:38 3、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詩三百首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78—79 4、 錢仲聯.元明清詩鑒賞辭典 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12:245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夏日突發雷陣雨之時,烏云密布,暴雨傾盆,詩人抓住了夏天雷陣雨的特點,并由自然界的風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創作出了《五月十九日大雨》這首詩。
劉基

劉基(1311~1375)中國明初大臣,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 。他上書陳述時務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客中夜坐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把酒對月歌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

言志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