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李清照〔宋代〕〔〕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風柔和,陽光淡薄,已經是早春的季節了。剛脫掉棉襖,換上夾層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覺醒來微微有些寒意,鬢上的梅花妝現時已經亂了。我日夜思念的故鄉在哪里呢?只有在醉夢中才能忘卻思鄉的愁苦。香爐是我睡的時候點著的,現在沉水香的煙霧已經散了,而我的酒氣卻還未全消。 注釋菩薩蠻:詞牌名。日薄:謂早春陽光和煦宜人。乍著:剛剛穿上。梅花:此處當指插在鬢角上的春梅。一說指梅花妝。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為一種熏香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春猶早”是說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漸漸暖和起來。南方早春人們換著夾衫,欣喜萬分。三、四兩句接寫晝寢醒后。“覺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冬去春風閑適恬靜,情緒基調是歡欣的。   下片轉寫思鄉,情調突變。“故鄉何處是”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忘”正好表明不能忘。這里正話反說加一層轉折,把此意表現得更加強烈:正 展開閱讀全文 ∨,“春猶早”是說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漸漸暖和起來。南方早春人們換著夾衫,欣喜萬分。三、四兩句接寫晝寢醒后。“覺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冬去春風閑適恬靜,情緒基調是歡欣的。   下片轉寫思鄉,情調突變。“故鄉何處是”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忘”正好表明不能忘。這里正話反說加一層轉折,把此意表現得更加強烈:正因為思鄉之情把作者折磨得無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暫時忘卻,可見它已強烈到何種程度。而作者之所以會有“忘”的念頭和舉動,不僅是為了暫時擺脫思鄉之苦,還同回鄉幾乎無望有關:如果回歸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會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鄉無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覺得不如忘卻。真是不敢想卻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記起。這種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環往復,不會完結。結尾二句具體描寫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睡臥時所燒的熏香已經燃盡,香氣已經消散,說明已過了長長一段時間,但作者的酒還未醒,可見醉得深沉;醉深說明愁重,愁重表明思鄉之強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調圓轉輕靈,而詞意卻極沉痛。不直接說愁,說思鄉,而說酒,說熏香,詞意含蓄雋永。清照生當宋金對峙之際,她主張抗戰,切望收復失地,對故鄉的刻骨懷念,即包含著對占領故鄉的金國統治者的憤恨,對因循茍且、不思收復失地的南宋統治者的譴責,滲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賞析二   根據這首詞本身看來,很可能寫于李清照南渡后。詞中寫的是一種思鄉的濃愁,頗耐思味。當時是早春時節,天氣溫和,風光柔麗,女詞人剛剛卸去冬裝,換上夾衫,心情輕快而又愉悅。這是美好的大自然給詞人心靈投上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女詞人睡起,感到幾絲寒意,鬢上的“梅花”也已殘破。上闋四句,委婉地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含蓄、朦朧、帶有幾分凄冷的心境和幽細的愁思;女詞人先淡淡幾筆輕輕拈出了春“寒”和花“殘”這樣的審美感覺,放在讀者的心頭,通過這種“微寒”之感和殘破的“梅花”意象,巧妙地閃射出她心靈深處的某種不如人意但又難言的惆悵之感。一位心靈觸覺極為敏銳細膩的知識女性對良辰美景的復雜感觸在這里已微露端倪。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春猶早”是說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漸漸暖和起來。南方早春人們換著夾衫,欣喜萬分。三、四兩句接寫晝寢醒后。“覺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冬去春風閑適恬靜,情緒基調是歡欣的。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后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