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解讀:格律詩為什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作者:馬凱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4095
格律詩為什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是因為這種形式實在是太美了。格律詩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單音、四聲、獨體、方塊為特征的文字。漢字把字形和字義、文字和圖畫、語言和音樂等絕妙地結合在一起,這是以拼音為特征的文字所不可比擬的。格律詩的基本規則,把漢字的這些獨特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為格律詩的無比美妙和無窮魅力提供了形式支撐。以五、七言格律詩為例:   第一、它給人以均齊美。格律詩,充分利用了漢字獨體、方塊的特點。在五、七言格律詩中,每個字就像一位士兵,按照規定的行數(句)和列數(字),排列成整齊的隊列和方陣,就像閱兵式上的儀仗隊,在視覺上給人以均齊的美感。   第二、它給人以節奏美。五、七言格律詩,整體上有均齊美,但均齊中又不呆板,“隊列和方陣”中詞組停頓、音調升降有規律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參差感、節奏感。單音獨體字的漢字,便于靈活地組成單子、二字、三字、四字的音組,形成錯落有致的停頓(節奏點),加之每個字都有四聲的變化,特別是按照平仄或相間或相對的有規律的變化,呈現出結構上和語調上的差異性、多樣性。詞組長短相間聲調陰陽相錯,使人吟誦起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   第三、它給人以音樂美。格律詩,最講究聲調和諧押韻。聲韻,是格律詩的“樂譜”。它使節奏插上了音樂的翅膀。正是借助有規律的韻腳,使全詩的聯句之間相互照應,在全詩中發揮著整體性、穩定性的作用;正是借助有規律的韻腳,看似參差無序的音節“貫穿成一個完整的曲調”,同一韻的聲音間隔出現,往復回應,使人聽起來悅耳動聽,產生一種和諧回環的美感;正是借助于有規律的韻腳,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起其他任何詩作更便于人們吟誦和記憶。   第四、它給人以對稱美。對稱是一種高級美感。格律詩充分利用了“單音”、“獨體”、“方塊”的獨特優勢,把對稱融于句型、結構、音調、詞意中,使對稱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試問,世界上哪一種以拼音文字為載體的詩有這樣悅目、順口、賞心的對稱美?   第五、它給人以簡潔美。格律詩,從句數看,多則八句,少則四句。從字數看,多則56個字,少則20個字,這種“苛刻”的規定,客觀上要求作者必須在煉字、煉句、煉意、煉格上下功夫,以最簡潔的語言文字描繪多彩的世界和表述豐富的內心情感。   總之,格律詩借助于漢字的獨特優勢,創造出美妙的情感表達形式。它是先賢們在長期的詩歌創作過程中,經過千錘百煉后形成的“黃金定律”,是寶貴的藝術財富。如此美妙的文學形式,為什么要摒棄,否定呢?復興中華文化,怎么能少了格律詩呢?
標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