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的國學還能“熱”多久
作者:付遠書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4001
5月16日晚,"西南四城市國學經典誦讀邀請賽"成都地區決賽在龍泉驛區洛帶古鎮舉行,近百名選手悉數登場。伴著古箏古琴意境深遠的演奏,以及青衣水袖激昂曼妙的舞蹈,選手與藝人將一首首國學經典演繹得如夢似幻。
近幾年,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以"國學"為主題的民間書院、私塾、培訓班開始涌現。在成都,以三圣鄉、幸福梅林為中心建成的國學民間書院已經有10余家。作為當下人們觸摸國學的窗口,這些民辦國學機構能否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平臺?國學還能"熱"多久?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在成都的國學圈里,"長衫先生"李里一直致力于以公益方式推廣國學,至今已有10余年。在他看來,當下熱衷于學習國學的群體,主要還是企業家、幼兒、佛學研修者等。
2010年,李里在三圣鄉成立了傳薪書院,并開設了國學培訓課程,課程設置從初級班到研修班都有。初級班講《弟子規》、《三字經》、《幼學瓊林》等,中級班講《四書》,高級班講《五經》,研修班則針對研究國學的學者。
目前,傳薪書院在讀學生約200人,招收進來的學員都有嚴格的考核標準。"我們會對報名者進行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書院學習。"李里告訴記者,除了他親自授課之外,書院也會邀請一些名家來上課。
作為成都比較高端的國學傳播機構之一,明倫書院的學員多以成都的企業家為主。與傳統書院相比,明倫書院更像是城市會所式書院。該院區別于古代將書院設在山林與鄉村,而是將書院建在城市,采用"現代會所管理"模式,保留傳統書院講經論道的精神,是供高端人群學習、論道、交友、修養身心的人文會所。
書院如何吸引企業家?明倫書院負責人施文忠告訴記者:"書院并不豪華,也只是一個民間文化教育組織,不會頒發學業證書。書院守住了‘立足經典、守望純粹’的宗旨,學員之間的關系也很純粹,吸引了一些欣賞我們辦學理念的企業家。"
"目前為止,書院的學員在百人左右,我們每個月有兩天時間會對學員進行集中教學,請來授課的都是海內外的知名人士,上過央視《百家講壇》的學者也曾來給學員上過課。"施文忠說。
位于成都南三環外的明德書院則是一所面向學生的全日制書院。記者了解到,《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和《四書》、《五經》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在課程設置上,國學占據很大的比例,同時學生還必須學習琴棋書畫等。"書院負責人趙欽任告訴記者,從去年底開辦到現在,書院共有5名學生,年齡在6歲到8歲之間,老師有6人。
據相關調查顯示,成都目前的國學市場不僅有針對學生的培訓,也有面向家長的。26歲的柳節有一個一歲半的兒子。作為全職太太,她有時間就會到國學館學習,或者上網聽講解。"我們中的不少人特別缺乏文化修養,在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常常會很迷茫,求助于歷史和經典是個不錯的方法。"柳節說。
但在成都魚龍混雜的國學市場下,"渾水摸魚"的也不在少數。據調查,成都針對中小學生的培訓一般以寒暑假培訓為主,每天收費100元至200元,做一些國學小游戲、演講、踐行課等,為期10多天的培訓班需要花費兩三千元。另外,不少國學班還會要求購買漢服,一套兩三百元。一時間,國學"風行"的背后,是眾多學生穿著漢服背古詩、搖頭晃腦效仿古時讀書的場景。
隨著國學熱的興起,民間書院日漸增多,不少國學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變味。"現在民間書院的發展的確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在準入機制方面,一個讀書會可能也叫書院,但它沒有承擔起教學功能。"施文忠說。
"從來大潮之下,都有渾水摸魚的人。"李里認為,國學教育需要更為專業的機構和人士,不能成為"附庸風雅"的手段,若只是跟流行、一陣風,就違背了國學的精髓與修習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