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寶《搜神記》: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3956
《搜神記》是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的先河,作者是東晉史學家干寶。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   干寶,東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內侯,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編傳作者為東晉初年史學家干寶,全書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作者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搜神記·自序》)。就是想通過搜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確實存在。故《搜神記》所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它與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來,歷代帝王無不親登祭壇祭祀,而記載神鬼傳說的典籍。除《山海經》、《淮南子》外,《搜神記》稱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為我們保留了不少珍貴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作者:   干寶(?~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云:"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干寶遂為海鹽人".又云:"干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云:"干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志,蓋古地屬海鹽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干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后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干寶舉家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干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干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內容:   《搜神記》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后人稱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后有托名陶潛的《搜神后記》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制品。《搜神記》對后世影響深遠,如唐代傳奇故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及后世的許多小說、戲曲,都和它有著密切的聯系。   《搜神記》內容十分豐富,有神仙術士的變幻,有精靈物怪的神異,有妖祥卜夢的感應,還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戀愛,等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歷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神話,如卷十四的"盤瓠神話",是關于古時蠻族始祖起源的猜測;"蠶馬神話"是有關蠶絲生產的神話。歷史傳說,如卷十一"干將莫邪"講述的復仇故事;卷十六紫玉傳說,講吳王小女的生死愛情。民間故事,如卷十一"東海孝婦",講孝婦周青蒙冤的故事;韓憑夫婦的傳說則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這些故事是《搜神記》的精華所在,歷代長傳而不衰。   《晉書·干寶傳》說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   版本:   干寶原撰《搜神記》有30卷,流傳至今只有20卷,454篇故事。   坊間的《搜神記》并非原始的完整版本,原本多散佚,后人再從《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法苑珠林》等書輯錄而成的,才成為今天所見的二十卷本《搜神記》。   干寶的《搜神記》名氣太大,除了歷代輾轉傳抄之外,連襲用書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同樣叫做"搜神"的至少就有陶潛《搜神后記》、北魏曇永《搜神論》、唐代句道興《搜神記》、宋代的《搜神總記》、元刊《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明代羅懋登六卷本《搜神記》、焦璐《搜神錄》(即《窮神秘苑》),明代還有一個八卷本《搜神記》干寶的《搜神記》原書似乎在宋元間就已散佚了。   《隋書·經籍志》載(晉)陶潛撰《捜神后記》十卷,是后人偽托。   《密冊匯函》刻本。   《搜神記》另有日文譯本。   汪紹楹的《搜神記校注》。   近人李劍國輯校的《新輯搜神記》30卷及《新輯后搜神記》10卷。   白話本有三民書局的《新譯搜神記》、臺灣古籍出版社的《搜神記》。   特色:   志怪小說的最高成就,應該體現在《搜神記》上。它與地理博物作品不同,以輯錄鬼怪神仙故事為主,也包括一些瑣聞雜記,是直承《穆天子傳》及《山海經》影響而出現的。它的作者是東晉初年著名史學家干寶。干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人。出身世家,少即勤學,博覽群書,著《晉紀》二十卷,時稱良史。據《晉書》本傳載,他作《搜神記》是有感于父親之婢和兄長死而復生的神異經歷。遂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而成的。一方面"考先志于載籍",另一方面"收遺逸于當時",涉獵頗廣,歷數十年而成。原書為三十卷,唐宋時尤存,大概在宋元之際佚失。今本為二十卷,是明代學者胡應麟從《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太平御覽》等書中輯出的。   《搜神記》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語言也雅致清峻、曲盡幽情,確是"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藝術成就在兩晉志怪中獨占鰲頭,對后世影響極大。它不但成為了后世志怪小說的模物,又是后人取材之淵藪,傳奇、話本、戲曲、通俗小說每每從中選材;至于其中故事被用為典故者,更是不可勝計。《搜神記》的續作、仿作很多,最著名的當推署名陶潛的《搜神后記》,十卷。這部書是否真為著名的大詩人陶淵明所作,尚難以確定。該書除少數故事與《搜神記》、《靈鬼志》等書相重外,絕大部分采自當時的民間傳聞。書中多愛講神仙故事,其中不乏佳篇,如卷五的海螺女故事和"阿香推雷車"故事等,都十分優美,歷代傳誦,廣為引用。但也得承認,在藝術方面,尚處于小說發展的初期階段,一般是粗陳故事的梗概。   影響:   六朝"志怪"遠承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近繼先秦兩漢史書及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異故事,下開唐代傳奇和宋代評話中"煙粉靈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遠地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說和戲劇文學,而明清的筆記小說則可以說是六朝志怪的嫡傳。六朝"志怪在我國文學史土,特別是在古代小說的發展史上有著承先啟后的作用。《搜神記》則是現存"志怪"小說中價值最高,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種,是這個時期"志怪"小說的代表。通過它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六朝志怪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對我們充分認識六朝"志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歷史地位無疑是有幫助的。   前代神怪作品的創造性繼承者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志怪小說,特別是《搜神記》之所以能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輝,首先在于它對前代的神怪作品有著創造性的繼承。馬克思指出"古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我們也可以這樣評價中國的神話。《搜神記》正是在中國神話和前代其它神怪故事的沃土上生長出來的一株奇葩。‘已對前代神話鬼怪傳說故事的繼承乃是一種創造性繼承。   首先,從《搜神記》中故事的來源來看,既有對前代作品內容的繼承,又有自己的創造。   該書中著錄的漢代故事就不下百條,且有文獻可查的不少于幾十則。如《董永》第則②引自劉向的《孝子傳》,《東海孝婦》引自劉向的《說苑?貴德》,又如《陰子方》、《張助》、《張漢直》《到伯夷》等等,卿褲見東漢應確的《代俗通義》一方面《搜神記》有對前代神怪傳說的轉錄保存之功,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在題材內容上的更廣泛的開拓。魏晉前的神怪作品就其總體而言,反映的生活面是廣泛的、主題也是多樣的但就具體的某一作品看,表現的題材或思想內容卻有明顯的局限性。就拿現存保留古代神話最多的《山海經》來說,書中有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概其主要內容大體可以分之三類一是關于宇宙和人類起源的故事,如《海外北經》中鐘山之神"燭陰"又稱"燭龍""的傳說,《大荒西經》中關于女媧的傳說。二是戰勝災害的英雄故事,如《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三是反映部落間的戰爭,如《大荒北經》中黃帝與蚩尤之戰,《海外西經》中刑天與帝爭神座等。   《搜神記》除有上述類型的內容外,還有許多更按近社會現實生活的內吝。如有反映和歌頌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盤瓠》中描寫的"無關嬬、符傳、租稅之賦"的理想世界。有暴露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本質,歌頌反抗者的優秀品質的作品,如《韓憑妻》、《三王墓》。有揭露貪官、昏官的、如《蔣山祠》,也有欲煩清官的,如《小黃令》、《軟輔》。有反映封建社會中男女婚姻問題的,如《王道平》、《河間郡男女》。此外還有各種異怪的描寫。這些大多是作者采擷傳說寫成的。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神話的許多因素,萬物有靈的精靈論,無所不能的法術、人鬼雜糅的野性世界,宇宙萬物人化思想,小說中塑造了不少死后再生、永恒仙鄉、魔法幻化等事件情景。而且,《搜神記》中也開始出現寫社會人物的作品,如《天竺胡人》、《李寄》、《管輅》、《郭璞》、《鐘琳》等。從上面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搜神記》一書較之前代的神話、神怪故事,在題材上既有明顯的繼承、也有較大的開拓和發展。   其次,從藝術上來看,《搜神記》繼承了前代神話中強烈的夸張、豐富的想象和神奇的幻想等浪漫主義手法。   如《千日酒》中寫劉玄石到狄希那里要酒喝,狄希的酒還沒有發酵釀好。玄石要了還沒有釀熟的酒喝了,他到家就一眠千日,家里人以為他死了,埋葬了他。三年后,狄希去訪劉玄石,令其家人去掘墳墓,只見"冢下汗氣徹天",破棺后,掘墓人被劉玄石的酒氣沖入鼻中,竟然也都各醉睡了三個月。書中還記敘有"長五丈,足履六尺"的大人,也有身高僅一尺乃至數寸的小人。再從作品的形制篇幅上看,前代特別是上古神話,比較簡單、零散,首尾完整的故事很少。《搜神記》在這力面的突破也是明顯的。《搜神記》中出現了許多敘事婉轉、文學性很強的作品,如《華山使》,故事情節雖然不及唐傳奇中《柳毅傳書》的情節那么曲折動人,但也寫出了鄭容路經華陰,受華山使托書,傳書的經過,傳書的結局等等。又如《宋大賢》,先用概括描寫的方式寫出宋大賢的性質"以正道自處",然后寫他夜宿南陽西郊亭與妖精鬼怪的斗爭,作品中有聲有色地描寫了他與鬼魅斗爭的三個回合。這些故事中矛盾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大體具備,表現出了較為完整的藝術構思。   可見《搜神記》無論在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上對前代神怪傳說都顯示出有著繼承,更有著創造性的發展。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