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傳》:東晉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漢族志怪小說集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3938
《神仙傳》,十卷。東晉道士葛洪撰。葛洪自謂在《抱樸子內篇》撰成之后,因弟 子滕升問古仙之有無,乃作此書。書前自序云:“昔秦大夫阮倉所記有數百人,劉向所 撰(按指《列仙傳》——引者注)又七十一人。蓋神仙幽隱,與世異流,世之所聞,猶 千不及一者也。……余今復抄集古之仙者,見于仙經服食方及百家之書,先師所說, 耆儒所論,以為十卷,以傳知真識遠之士。”《四庫全書》收入子部道家類。   此書始見著錄于《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其后,《舊唐書·經籍志》《新唐 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等并見著錄,皆云十卷,與今本同。鄭樵《通志·藝文 略》道家類著錄“《列仙傳》十卷,葛洪撰。”其名獨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陳 國符《道藏源流考》皆謂鄭樵著錄有誤,非書有二名。   全書共錄仙人八十四,除容成公、彭祖二人外,皆為《列仙傳》所未收。《云笈七 箓》收載此書,僅錄二十一人,且所收蔡經、黃盧子,為《四庫全書》本所無。《漢魏 叢書》抄合《太平廣記》所引,增為九十二人。《道藏精華錄》除全收《漢魏叢書》之 九十二人外,又增入華子期、盧敖若士(盧敖若士當為二人,王松年《仙苑編珠》即為 之各列一傳)共九十五人。《三洞珠囊》和《仙苑編珠》曾引錄《神仙傳》,多有超出 今本《神仙傳》者,故陳國符《道藏源流考》疑“今通行本”“非全帙”。余嘉錫《四 庫提要辨證》中稱:“《文苑英華》卷七百三十九梁肅《神仙傳論》云:‘余嘗覽葛洪 所記《神仙傳》,凡一百九十人,予所尚者,惟柱史、廣成二人而已。’人數與今兩本 皆不合,疑葛洪之原書已亡,今本皆出于后人所掇拾。” 葛洪為論證“古仙實有”,多據傳聞所得,并故神其說。   其中記述頗多,難于征信,但也有不少人和事卻言之有據,且與史書相合者。如黃 帝與廣成子論長生之道,取材于《莊子》;淮南王劉安謀反自殺,李少君病死,具載 《史記》和《漢書》。壺公、薊子訓、左慈、甘始、封君達諸人事跡,亦多與《后漢書 ·方術傳》相符,至于所載漢魏道士,如張陵、魏伯陽、馬嗚生、陰長生、葛玄、尹軌 等人之事跡,屬于早期的記錄,雖有不盡可信之處,但仍不失為可供研究的原始材料。 《神仙傳》曾在社會上產生過相當影響。其所記神仙人物曾被史家所征引,如裴松 之注《三國志》,于《蜀書·先主傳》中注引李意期,《吳書·士傳》注引董奉, 《吳范、劉焞、趙逵傳》注引介象。此外,一些詩人則作為典故引用,小說家據之演成故事。   版本之說:   東晉葛洪所著的《神仙傳》,現存兩種版本:一為九十二人附二人傳本,見于《道藏精華錄百種》等道典中;二為八十四人傳本,見于《四庫全書》中。   此外,唐人梁蕭又稱其“凡一百九十人”,可見今人《神仙傳》并非全本。   《神仙傳》序言:   洪著內篇,論神仙之事,凡二十卷。弟子滕升問曰:“先生曰神仙可得不死,可學古之神仙者,豈有其人乎?”答曰:“昔秦大夫阮倉,所記有數百人,劉向所鉆撰,又七十一人。蓋神仙幽隱,與世異流,世之所聞者,尤千不及一者也。故寧子入火而凌煙,馬皇見迎以獲龍,方回咀嚼以云母,赤將茹葩以隨風,涓子餌水以著經,嘯父烈火以無窮,務光游淵以脯薤,仇生卻老以食松,邛疏服石以煉形,琴高乘鯉于碭中,桂父改色以龜腦,女丸七十以增容,陵陽吞無脂以登高,商丘咀菖蒲以不終,雨師煉五色以厲夫,子光轡虬雷于玄涂,周晉跨素禽于緱氏,軒轅控飛龍于鼎湖,葛由策木羊于綏山,陸通匝遐紀于黃廬,蕭史乘鳳而輕舉,東方飄衣于京都,犢子靈化以淪神,主柱飛行于丹砂,阮丘長存于睢嶺,英氏乘魚以登遐,脩羊陷石于西岳,馬丹回風以電徂,鹿翁陟險而流泉,園客蟬蛻于五華。余今復抄集古之仙者,見于仙經服食方及百家之書,先師所說,耆儒所論,以為十卷,以傳知真識遠之士,其系俗之徒思不經微者,亦不強以示之矣。則知劉向所述,殊甚簡要,美事不舉。此傳雖深妙奇異,不可盡載,尤存大體,竊謂有愈于向,多所遺棄也。”葛洪撰。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