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犯下的七宗罪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2933
宋江是《水滸傳》中的第一男主角,施耐庵在他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可以說,宋江的傳奇故事,就是施耐庵的人生理想,施耐庵將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盡數交托在宋江這個虛擬的替身身上。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施耐庵三十六歲登進士。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大豐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率廣大灶丁起義反元。張士誠再三邀請施耐庵做他的軍幕,施耐庵抱著建造“王道樂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張冷落,遂離張。此后,施耐庵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后經友人幫助,在白駒鎮修建了房屋,從此在這里隱居不出,專心撰寫《江湖豪客傳》。書成后,施耐庵感到書名太淺露,依據《詩經》“古公稟公,朝來走馬,率西水滸,至于歧下”詩句,更名為《水滸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施耐庵與世長辭,享年74歲。
施耐庵的一生,雖有小成,但終究未達成風云際會之勢。施耐庵做過兩年□□小官,任錢塘縣尹,但只當了兩年,便因與當道權貴不合,憤然懸印回到蘇州。張士誠農民起義隊伍占據蘇州以后,施耐庵投筆從戎,為張士誠的幕僚,這使他熟悉了農民起義軍的軍營生活和許多起義軍首領。后發現張士誠等首領日益驕逸,料日后必敗,隨后離開張士誠部,根據數十年的所見所聞,潛心創作不朽巨著《水滸傳》。(引自施耐庵生平資料)
施耐庵由于在官場和起義軍中都得到深刻的親身體會,親眼目睹了黑暗的官僚主義和盲目的造反團體,所以他創作小說相當流暢順手,而宋江這個人物,也是同樣混跡在官場和起義軍之中,一生為了理想忙忙碌碌,可以說,宋江正是施耐庵的影子體現。
施耐庵寫這個人物,出于時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料到幾百年后人們對宋江的評價,施耐庵所處的那個年代,正是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動蕩社會,施耐庵渴望一個和平安定的大同世界,因此他既憎恨暴元的殘酷統治,也反對張士誠等目光短淺的農民起義軍首領的革命不徹底性。所以他希望雙方能夠和平相處,實現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我們看到,宋江投降后,立馬刀鋒一轉,對外抵抗侵略者,對內掃除同盟軍,最終鳥盡弓藏,四海升平,施耐庵的人生愿望,不就是如此么?
宋江這個人,爭議頗多。贊美者說他為了國家,為了兄弟的未來殫精竭慮,死而后已;反對者說他兇狠殘忍,用兄弟的鮮血給自己鋪設了一條金光閃閃的飛黃騰達之路,但是最終依舊死在更兇狠殘忍的統治階級手中。
我是比較贊同后者的,個人總結起來,宋江大約犯了七宗罪。
一、利欲熏心
關于這一點,最容易招人口舌的就是對待招安這件事情。宋江的出發點并沒有錯。宋代是個相當注重禮法的朝代,一切都以“三綱五常”作為行為準則,長輩教導子弟甚嚴,據史書記載常見的訓導家法是:“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貴,次可以開門教授,以受束脩之奉……如不能為儒,則巫、醫、道、僧、農圃、商賈、技術,凡可以養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為也。子弟之流蕩,至于為乞丐、盜竊,此最辱先之甚。”
這條訓導家法,淺顯易懂,一目了然。人生最好的工作是當官,其次分別是做教書先生、學者、醫生、出家人、農民、商人、手工業者等等,只要能夠養活一家人而不侮辱祖先的聲譽,都是可以從事的,但是淪落到乞丐、強盜、小偷,則是最對不起列祖列宗的行為。
梁山好漢,主動要求上山當強盜的只有李鐵牛一人,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過抵觸情緒,最明顯的就是史進。他們也顧忌“人言可畏”這一點,所以不到迫不得已,是沒有人愿意歡欣鼓舞地上山落草為寇的。
宋江殺了人,四處逃竄,最終也上了梁山。宋江人雖然上了梁山,但是心依舊受大宋輿論的左右,他是個文化人,不像大多數的好漢,幾乎就是個文盲,他不愿意自己的后半生成為人人鄙視的狗強盜,也不愿意弟兄們和他一起背負千古的罵名。能夠擺脫強盜職稱,并且一步登天成為大官的終南捷徑,只有受國家招安。
梁山的受招安,即便沒有宋江做領導,那也是遲早的事。試想梁山領導一百零八人,士兵近十萬,天天大魚大肉開party,又不種地養豬搞生產建設,所有物資全部都是靠搶劫而來,建山數年,周圍的富裕城市全部被搶了一遍,諸如青州、高唐州、東平東昌兩府、祝家莊,哪怕是遠點的城市,只要富裕,比如北京大名府、陜西華州、凌州曾頭市,也在所難免。要是梁山再不受招安,估計好漢們在饑寒交迫下,攻打首都東京汴梁城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便實現了李逵的人生最高理想“殺上東京,奪了鳥位”。
宋江的目的沒有錯,但是他的動機相當不純。宋江本身就是因為陰謀被戳穿而殺人滅口的,不管在哪個朝代,這都是不可饒恕的故意殺人罪!而梁山好漢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最出名的就是林沖。宋江依托在這些無辜者頭上,實現自己無罪開脫的險惡居心,可謂用心良苦!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最終順利做了大官,從而一俊遮百丑,麻雀變鳳凰。
如果宋江僅僅因為博個出身也就算了,最不可饒恕的是他在征方臘途中,看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逐漸凋零,不僅沒有什么愧疚之心,反而只是擔心能否順利拿下方臘,其兇狠殘忍的本性,表露無余。
二、徇私枉法
宋江上梁山前的工作是鄆城縣初級法院的書記員,一個低級的國家小公務員,宋朝像他這樣的小吏,由于“冗官”因素高達數十萬之眾。但是宋江本事很大,能夠通吃黑白兩道,金銀像流水一樣花之不盡,送給武松李逵的見面禮,一出手就是十兩,以罪犯身份賞給江湖漢子薛永的賞錢,也高達五兩之多。此外,給予鄆城孤寡老人失學兒童的資助,也數不勝數,自己包的二奶,能夠買下一座二層小樓金屋藏嬌,二奶渾身上下珠光寶氣,要說宋江沒錢,我死都不相信。但是宋代下級官員的俸祿就那么一點,小吏更是收入微薄,他宋江哪來的這么錢?《水滸傳》不比金庸小說,主角從來不為生計發愁,梁山好漢個個都很現實,打仗結束都記得把金銀等戰利品打包帶走,連李逵這等粗魯的莽夫,在殺了李鬼后,竟然彎下腰,從李鬼尸體懷中把先前的恩賜銀子再取回來!(李逵一輩子就精細了這么一次!)由此可見宋江的財務問題很成問題。
宋江唯一能夠值得稱道的壯舉,不是殺老婆,而是私放晁天王。但是出于封建統治考慮,國家給予你這么多的補助,難道是叫你吃里扒外的么?可見沒有徇私舞弊,宋江絕對沒有那么多的外快可撈,以至于劉唐帶給他的梁山一百兩金子感謝費,宋江竟然毫不在意,象征性地取了其中一條而已。
即便在梁山上,宋江也沒有改變他這一惡習。他最喜歡的人是李逵,因此不管李逵做了什么事,無論好壞他都包庇護短。我們看到,李逵殺了小衙內,朱仝要和他拼命,但是宋江此時就完全放棄了正義一說,舍棄自己的恩人,一力維護殺人犯,誰叫李逵的利用價值遠大于朱仝呢?
三、虛偽狡猾
宋江最出色的“功績”,無非殺了弱女子閻婆惜。宋江殺惜能夠成為他炫耀的“文治武功”,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宋江的借口是閻小姐紅杏出墻,但是不要忘記,導致閻小姐一命嗚乎的真正理由,不是作風問題,而是撞見宋老大的陰私。只要影響、破壞宋老大前途的人,不論是側室還是正室,統統都該死,恰好閻小姐自己立身也不正,所以宋老大能夠堂而皇之地用“合法”的理由消滅這個枕邊的敵人,從而成為名動江湖的“英雄”。宋老大的虛偽,手段高超!
再比如宋江看上的人,想方設法也要搞到手,用冒名頂替的辦法栽贓秦明、唆使陷害二把手盧俊義便是其中的經典案例。宋江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只要吸納人才安然無恙,他的家屬是死是活全不相干,大不了拆東墻補西墻變相補償他。
在他的這一影響下,他的身邊迅速圍繞了一批同樣虛偽的家伙,比如吳用、董平,前者青出于藍技高一籌,后者賣身投靠轉面無恩。試想他的周圍都是這么一些人物,主人品行如何,可見一斑。
四、陰險狡詐
宋江上了梁山,第一件事就是將新舊頭領人為分成兩邊,晁系舊將一邊,自己的人馬一邊,開始了他搶班奪權的勃勃野心。
宋江一上了梁山,頓時聲勢浩大,將晁蓋壓制其下,而后續的連續征戰過程中,更是像海綿一樣不停招賢納士,一直到晁蓋覺得自己快被架空了,這才不聽“勸告”執意去打曾頭市,結果由于過度輕敵和不解敵情,最終一命歸西。晁蓋一死,宋江立馬將“聚義廳”改成“忠義堂”,正式向外界表示了投降的信號。
盧俊義實現了晁天王的遺囑,但是宋江照樣玩弄手段,既獲得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堵上了大家的嘴。宋江的陰險,梁山上無人能出其右。
五、過河拆橋
忘恩負義是好漢很憎恨的毛病,但是可惜的很,梁山的老大宋江正是這么一號人物。宋江號稱“及時雨”、“呼保義”,表面文章四平八穩,施人小惠博得偽裝。但是對他真正有幫助的人,他卻成了瞎子和聾子,再也看不見、聽不到。
譬如唐牛兒這人,唐牛兒本是鄆城縣一個賣糟貨的小商人,看見宋江被閻婆扭打,出于義憤扇了閻婆一巴掌,無意間解圍,宋江乘機逃脫。宋江殺了人屁股一拍跑了,這唐牛兒是個倒霉蛋,成為替死鬼,在公堂上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最終判了個“故縱兇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
唐牛兒因為好管閑事,受到無妄之災,宋江要不是他的插手,絕對跑不了,但是宋江又是怎么“報答”他的呢?小說一直到最后也沒交代,估計這唐牛兒十有八九將在遠離故鄉的地方終老一生了。
這點就看出宋江和晁蓋之間的不同,晁蓋極為講義氣,白勝這等供出自己的“叛徒”都想方設法搭救上山,而且最終也順利上山了。但宋江早忘了唐牛兒這人,唐牛兒只不過是個楞頭青,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屬于可有可無的社會閑雜人員。由此可見宋江的“仁義”就是實用主義,對自己有利的事,才會盡力去完成,而虧本生意是絕對不做的。
再譬如說對待林沖這事。林沖可是梁山的大恩人啊,沒有林沖,就沒有鼎盛時期的梁山。林沖的武藝大約是梁山第一人,大小近百戰,沒折了半點威風!最差的情況也只不過是和敵人打個平手,從來沒聽說林沖力戰不敵、落荒而逃的時候,常見的倒是“暴喝一聲,如半空中響起一個霹靂,蛇矛刺進敵人心窩,將其斬于馬下”。林沖對梁山可謂勞苦功高,但是宋江又是怎么對待他的呢?征方臘回來后,林沖中風,路經杭州不能再走,宋江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升遷,竟讓已經斷臂的武松照顧林沖!導致半年后林沖不治身亡。宋江讓病人照顧病人,實在是神人共憤!是可忍孰不可忍!
六、自私自利
宋江的自私是出了名的,最著名的莫過于江州捉黃文炳以及拉李逵墊背兩件事。
宋江喝多了黃湯,潯陽樓上題反詩,最終導致了知恩圖報的晁蓋幾乎傾全山之力來搭救宋江。晁蓋等人冒著槍林彈雨,終于一個不少逃出生天,讀者本已大出一口氣,不料這宋老
大一醒過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晁蓋給他報仇,掉轉槍頭再去攻打江州,活捉黃文炳出氣。宋江為了一己私欲,將大局觀和好漢的生命拋之九霄云外,且看其人丑陋嘴臉: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若無眾好漢相救時,和戴院長皆死于非命。今日之恩,深于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幾番唆毒,要害我們。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做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晁蓋道:“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并林沖、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癡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宋江最終還是戰勝了晁蓋,實現了自己的可恥目標。再說拉李逵墊背這事,簡直就是最令人咬牙切齒的事跡了,李逵是他最鐵桿的說一不二的跟班,對這樣的手下都能下得了手,這宋江的自私心理,已經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
七、特殊性取向
宋江的性取向很成問題。梁山好漢講究“不近女色”,但是沒說“禁止女色”,但是宋江不僅將此奉為“金科玉律”,而且不斷更新升級,從而影響了一大批人,包括自己的心腹吳用和李逵。
宋江對女色,逐漸出現厭惡的情緒,譬如對二奶閻婆惜,那是很漂亮的一個美眉啊!宋江剛開始去得甚勤,后來次數越來越少,最后干脆就幾乎不去了;將美女戰將一丈青許配給王矮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他變態的審美觀!宋江不愛女人,反而露出同性戀的傾向,我們看見,宋江不僅喜歡英俊瀟灑的青年,譬如花榮、董平、呂方、郭盛、孔明、孔亮,而且對滿臉大胡子的英武豪放之士也頗為傾心,譬如關勝、朱仝。上述這些人都得到他不同程度上的照顧,比如呂方郭盛是他的貼身保鏢,孔明孔亮是他的徒弟,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能給誰當師傅?
在性方面,宋江的表現甚至還不如梁山頭號大色狼王英,只不過王英貪圖的是美色,而宋江貪圖的卻是全體兄弟的含金成色!宋江由于其扭曲的人性,將自己演變成一個危險的同性戀分子,頗有點像《笑傲江湖》中自宮后的偽君子岳不群!
上述七宗罪,只不過是厚黑專家宋江的滄海一粟體現,宋江身上,反映了北宋末年一大批的底層小官吏的作風,他們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用無辜者的血淚構筑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們的雙手,沾滿了罪惡和可恥,但是他們自己卻絲毫見不到,因為整個社會大環境就是那樣的黑暗。這種黑暗需要強勁的社會變革力量來徹底改變,但是可惜的是,這種力量沒有來自民間,反而來自女真外敵。
當金兵鐵騎劫略東京,擄二帝北去“坐井觀天”的時候,繼任的皇帝趙構依舊沒有吸取任何教訓,偏安杭州醉生夢死,大大小小的官員繼續沉浸在西湖的無盡美景中,他們已經沒有了勵精圖治發奮圖強的動力,而對于難得出現的抗敵分子,他們也是采用一貫的“攘外安內”政策來打壓。大宋朝正像溫水里的青蛙,最終死在安逸當中。當蒙古鐵騎像一片火云一般再次羞辱南宋王朝的時候,歷史出現驚人的巧合,只是這一次,地球上再也沒有大宋□□的落腳之地。而大大小小的宋江們,槍頭一轉,全部成為大元朝的子民,唯一不同的只是換了一身衣服而已。
施耐庵寫《水滸》,只是前半,后半是羅貫中和一些不知名的文人陸續添加的,如果沒有受招安后的情節,宋江大約還能算個梟雄,然而當宋江南征北戰結束后,自己也淪為可憐的戰利品,他的評價也徹底蓋棺定論了。縱觀宋江一生,只不過是個兇狠殘忍的黑幫老大,他遠不如方臘能夠自立一國,宋江只不過是被朝廷利用的一條兇狠的忠實走狗,最終的結局也無非是“兔死狗烹”而已!
人生貪、癡、嗔三毒,宋江占了個全。
正是:假仁假義施假象,真人真事現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