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懂“陰陽”,天地間最大的學問,人生最高的原理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2736
《周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道出了中國文化的全部秘密——所謂大道,就是陰陽。所以《黃帝內經》又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陰陽,是中國人的一種上通天地、下達幽微的獨特思維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稱天地間最大的學問,人生最高的原理。
陰陽,天地間最大的學問
讓我們先明天道。然后再說人生。
萬物不離陰陽,當你懂了陰陽,就能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都羨慕有學問的人,通達陰陽則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明,而成為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家。這是中國人的智慧精華,你可以用它去闡釋任何事情,一切無不以陰陽為準則。
概括起來,陰陽有著六大規律。
1、陰陽一體: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萬象,都同時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它們雖對立又互相統一,變化之中而生成萬物。
2、陰陽互生:陰陽互相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為作用,都不能孤立存在。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3、陰陽消長:陰陽的變化始終處在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之中。
4、陰陽轉化:陰陽消長的程度會不斷拉大,拉大到臨界點就會物極必反,向反方向轉化,陽變陰、陰變陽。比如晝夜交替、四季輪回。
5、陰陽互補: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陰陽既是互補,又是彼此變化的內因。
6、陰陽吸斥: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比如男女才會組成一個家庭,兩個公雞在一起就會相斗。
陰陽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事物的生成和毀滅無不來自這個法則,這是自然的根本奧秘。陰陽是一本無字天書,它解開了宇宙和自然的密碼,是人類思想的總源頭。
陰陽,人生最高的原理
如果我們運用陰陽的六大規律,與人生、社會的各種現象進行對照,就會明白很多道理。世間與人生,其實處處都是陰陽,無不可以用陰陽解釋,也無不可以用陰陽解決。
1、陰陽一體——沒有任何一種品格可以高枕無憂:一個人清高,就更要寬容,否則易成孤傲。一個人仁慈,就更要果斷,否則易成軟弱。強大,更要懂得敬畏,否則易生暴戾。富有,更要節儉,否則易成奢靡。博學,說話更要粗淺,否則易成刁鉆。尊貴,更要謙卑,否則易生傲慢。凡事有陰陽,凡事都合乎陰陽。
2、陰陽互生——“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一走運,便難免心高氣傲輕慢待人,于是容易造孽。人一倒霉,門前冷落,正好可以面壁反省,積累修養,等待機會。吃苦即是了苦,享福即是消福;苦中有希望,福來需提防。所以最好的心態是靜氣和淡定,福與禍、順與逆來來去去,要能跳得出來。
3、陰陽消長——人生有限,在一點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多,別處就會少,所以要做好加法和減法。“加法”是追求知識、成功、富貴、名利,人生會因此豐富多彩。但如果要得太多,貪得無厭、欲壑難填,就很悲哀。于是還需要做“減法”——看淡一些名利成敗,知足、節制、感恩、惜福、避禍。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舍,人生才會更健康。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4、陰陽轉化——轉化是物極必反,那么要想長久就要學會不過度。在實際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是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利與害的分界線;“有度”,就是恰到好處。把握好“度”是智慧,這種智慧是在實際生活的挫折中積淀和磨煉出來的,是在反思失敗中悟出來的,是苦難對人的回報。
5、陰陽互補——年輕人往往重視“陽”的一面,天行健、自強不息,刻苦讀書,努力工作;卻往往忽視“陰”的一面,就是地勢坤、厚德載物,對人冷漠,不體恤長輩,性格乖張。年老時就顛倒了過來,過于“陰”,過于在乎他人,而不夠“陽”,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年輕人要“陰”起來,年老人要“陽”起來。
6、陰陽吸斥——都知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但吸斥的背后也有陰陽之理——缺點常常與優點互為表里。優點越卓越,缺點就越令人難以忍受。找對象、處同事,尤其要當心。如果你發現一個完美的人,那你并不真正了解它,一定要在優缺點都了解后再做決定。
一切都是陰陽,一切都是相對。我們在看人、看社會、看世間萬事萬物時,結合陰陽原理,就能參透很多事情。
懂陰陽,才能心理健全
人類的心理,用陰陽去看待,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你是哪一種,你該怎么做,對號入座后自然就知道了。
1、太陰型人。心理特征是貪而不仁,表面謙虛正經,內心城府很深,好得而惡失,喜怒不形于色,坐看別人成敗,再決定自己的動向。這種人體內陰陽不和,緩筋厚皮,面色陰沉暗黑,雙目常下視,故作卑躬屈膝,春夏易患病。
2、少陰型人。心理特征是貪圖小利,常存害人之心,因他人失敗而滿足,對他人有獲而嫉妒,缺乏情感。這種人六腑不調順,行動鬼祟,站時躁動不安,行時俯伏難直立,春夏易患病。
3、太陽型人。心理特征是過于自信,意氣用事,高談闊論,好高騖遠,且庸俗平常,不知改過。這種人多陽而無陰,挺脗(嘴巴)凸肚,身軀向后反張而兩膝曲折,秋冬易患病。
4、少陽型人。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強,愛虛榮,善交際,不愿默默無聞,自我炫耀。這種人經脈小而絡脈大,氣外泄,立時愛仰頭,走路時搖晃,喜歡兩臂肘反挽在背后,秋冬易患病。
5、陰陽平衡型人。心理特征是不計名利,心境安寧,不貪欲妄想和過分歡欣,不與人爭,善適時令,以德感人而無所畏懼。這種人陰陽之氣和諧,血脈調順,舉止大方,態度嚴肅,目光慈祥,開朗坦蕩,光明磊落。
運用陰陽之道,調和心理中過分的一面,補養缺少的一面,使心理實現一種陰陽平衡,如此才能健康和健全。
懂陰陽,才能身體沒病
人體雖然復雜,但說到底,也只存在兩種能量:一是陰,一是陽。所以《黃帝內經》說:“生之本,本于陰陽。”養生最重要的,就四個字:陰陽平衡。要想壽命長,全靠調陰陽。
生命是一種內穩定狀態,這種穩定取決于陰陽的平衡,陰陽就像天平上那兩個砝碼,一左一右,只有它們重量相當,天平才穩定。一旦陰陽失調,天平向一方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會生病。所以,人要獲得長期的健康,就必須時刻保持陰陽的平衡。只有陰陽調和,我們才能過上不生病的生活。
所以養生要懂陰陽,該補陰時補陰,該補陽時補陽,這才是養生基礎之法。掌握了這套法則,就等于擁有了養生大門的鑰匙。順應四時則是調整陰陽平衡的重大法寶,《黃帝內經》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
春季是陽長陰消的開始,要養陽。一是晚睡早起,早上起來后要慢慢地散步,讓身體的陽氣慢慢生發。二是要松衣解帶,讓頭發散開來,使氣血順暢。
夏季是陽長陰消的盛時,要養長。一是要早起晚睡,早起培養體內陽氣,晚睡補充體內陰氣。二是要進行適當運動,不可因天熱而不動。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開始,要養收。一是早睡早起,天亮時陽氣開始上升,此時起床能讓身體順應陽氣變化。二是秋季肺氣當令,要調理好肺氣,喝足水,多吃白色食物。
冬季人的陽氣潛藏體內,要養藏。此時人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帶動,所以要注意養腎防寒。一是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二是多曬太陽。三是多吃一些熱量高的食物,少吃咸。四是多鍛煉強身——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人生,就是一套太極
《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就是陰陽,陰陽合而為一、圓滿周流,就是“太極”。人生,就像一套太極拳。
太極有一陽一陰。
我們的心智,一半是正面的,如歡喜心、慈悲心;一半是負面的,如貪婪、傲慢。
這世界也是一白一黑。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清凈一半,濁穢一半。很可惜,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殘缺的一半,這不是說世界不完美,也不是命運不公平,是你的內心出現了缺陷。學會了包容,就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
太極有起勢,也有收勢。
做人要能仰視,也要能俯視,一仰一俯之間,不僅是一個姿勢,也是一種態度、一種品質。逆境時仰視,是一種勇氣和信心;順境時俯視,是一種沉靜和謙恭;做人要有成事擔當的勇氣,也要有含而不露的靜氣。內斂是真正的強大,簡單是真正的深邃,寬容是真正的涵養。
太極精神在于迷,也在于悟。
從迷到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生持久修練的過程。
“迷”是接收最好的心境,是靜心和沉穩。水面靜,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靜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成敗和苦樂;接受良好的能量,是人生的最佳狀態。心靜者不浮躁,沉穩者不輕浮。
“悟”是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毅力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有能力去發現和放棄那些可有可無的事,有智慧去分辨那些非此即彼的事,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無望的事,有勇氣去面對那些已經做錯的事,有信心去堅持那些對的事。
人生,需要這樣一套屬于自己的太極,通過通達陰陽之道,獲得智慧和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