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作者:來源:網址:發布時間:1648618883

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以來,中國人心里最夢想的生活從此有了一個美麗的表述,人人向往桃花源,人人渴望詩和遠方。

 

可是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

 

總有一些困難,一些痛苦,需要我們去經受,去承擔,而只有一顆豁達的心,才能承受人間的萬千悲喜。

 

正所謂: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微信圖片_20220307225734.jpg


《花下醉》

唐·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閑居在家的李商隱,游山玩水,終日與花草為伴。

 

他是一個有心人,在這個美好的春日,詩人一路追尋著繁花的蹤影,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喝得大醉。便在夕陽西下之時,依著花樹沉沉地睡去。

 

客已散,酒已醒,夜已深。想到白天盛開的花兒,詩人余興不減,拿著紅燭欣賞殘花,惜花之情至此。

 

能活著衣食無憂,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真的很妙。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最是隨性。

 

這一天,他和友人在山中對酌,賞著花兒,喝了一杯接一杯的喝。


李白醉到不行了,說:我準備睡覺了,你先回去了。明天有興致了,記得帶把琴過來。

 

最是羨慕這種自由的生活,想喝就喝,醉了就睡,那是自由的氣息,令人向往。


生活可以忙碌、疲憊,心態要悠閑、詩意從容。喝喝茶,飲杯酒,朋友一起聊聊天,隨心隨緣,逍遙自在,灑脫從容。

 


《訴衷情·古今多少利名人》

元·侯善淵

 

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斗爭功。

英豪盡歸何處,都總落沉空。

 

爭如我,洞庭中。遣家童。

金觥輕泛,醉臥當軒,一枕清風。

 

什么是最幸福的生活?侯善淵有話說。

 

天底下有那么多人,追求名利,不惜浪費生命去追求,最后卻總是落空。

 

哪比得上我呢?在洞庭湖中,遣散仆僮,喝著酒,醉臥在軒室中,枕著清風,安然睡去。

 

千金名利,難換自由心靈。

 

不浮躁,不貪婪,只有把生活表面的花哨洗去,才能從容踏上想去的遠方。

 
 

《答人》

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有人睡在芳草中,有人睡在石頭上。

 

他是隱居在山中的一位高士,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

 

我只記得某日偶然來到一棵松樹的下面,頓時感到疲憊不堪,于是便以石為枕,美美睡了一覺。


從此,我就留在這里。深山中沒有歷書紀年。寒來暑往,誰何年何月?

 

自由無羈,恬淡無憂,真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野步》

宋·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心情煩躁時,去野外散個步是很好的解壓方法。


和煦的風吹斜了麥隴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處不停的叫著。


多么羨慕那無憂無慮的蝴蝶啊,暫且沉醉在這春風過處的花田草甸吧。


大自然就是一個大氧吧,看蝴蝶飛舞,呼吸自由的空氣,煩惱馬上消散。

 

如果你不快樂,那就出去走走,世界這么大。風景很美、機會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縮在一處陰影中。 

 


《題城山晚對軒壁》

宋·范成大

 

一枕清風夢綠蘿,人間隨處是南柯。

也知睡足當歸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范成大也有自然恬淡的時候。

 

枕著清風,夢到綠蘿,清新閑適,范成大感慨:人生都是一場夢。他深深知道,睡好了就應當趕緊回去了。


可是,這溪水這山川,真是太美妙了,不知道,美麗的溪山留住我要干什么呢?

 

明明是自己想留下來,卻推說溪山留他,對山中生活的熱愛,可見一斑。

 

人若簡單,快樂便會相隨;心若詩意,一切皆會美好。無需羨慕他人,自己也是風景。

 


常常想,有一個美麗的山林,能容得下肉身,也能容得下靈魂。

 

可事實上,不管在哪里,都要面對人生的繁雜,與其逃避,不如勇敢面對。

 

你若豁達,心中就是山林,你若看開,人生處處都是清風。



標簽:
猜你喜歡
三月桃花開,春天按時來

有人說,“如約而至”是個很美的詞。因為等得辛苦,卻從不辜負。今年的冬天,雖然經歷了反復的疫情,但也經歷了令人驕傲的冰雪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