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回憶”,當聽到鄧麗君唱起這首《又見炊煙》的時候,你腦海里是不是浮現了故鄉的小鄉村,家中昏黃的燈光,還有媽媽炒菜的背影?有炊煙的地方就有人氣兒,有人氣兒的地方就有生活。炊煙裊裊升起,是煙火人間里無需夸張就能欣賞的最美長卷,是平淡日子里不用去往遠方就能見到的詩情畫意。在厭惡官場,生來就喜愛大自然和田園生活的陶淵明眼里,炊煙裊裊升起的地方,就是讓自己感到心安的歸處。闊別鄉村十余年,再次回來長期定居,自己好似一直困在樊籠中的鳥兒、養在院子小池塘里的魚兒突然得到了自由一般歡快。屋前,桃樹和李樹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榆樹和柳樹成蔭,遮蓋住了后門的屋檐。遠處的村莊農舍上方裊裊炊煙升起,深深的街巷傳來狗吠聲,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不得不感慨:這才是生活啊!在冷冷清清、遠離繁華的邊遠地區,一縷炊煙,就代表著前方有能停泊片刻的人家。古柳在風中瑟瑟,枯樹上幾只烏鴉嘎嘎地叫著。四處無人,若不是那一縷青煙從林子的那一邊飄過來,我可能就錯過了山那邊的人家了。而看到那縷青煙,伴著自己,熨帖至心底,既然有人家在這里居住,就不覺得寂寞無聊了。炊煙,就是人氣。炊煙裊裊升起的地方,必定是一個和樂融融、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小村莊。梅花凋謝,冰雪消融,大雁南歸。在敵人占領著的淮河以北地區,很少能看到煙火。雜草叢生、衰草遍地,入目都是荒涼之景。面對著大雁飛去的方向望眼欲穿,炊煙的地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陸游在夕陽下站在門口,看著村莊里升起做飯的炊煙,聽著雞鳴、犬吠,不知不覺就想起了曾經與友人同游的時光,什么時候,這樣好的日子才會再來呢?你看那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楊柳的影子和著火紅的晚霞,倒映在水面隱隱綽綽,炊煙縷縷,東風拂面,就要醉在這江南的春色里了。在花叢中高歌暢飲,只問:春天都來了,我們何時才能重逢?陶元藻在桐廬的富春江水上,吃完飯又煮茶慢慢品味,茶煙裊娜,心中暢快。躺在舟中,思緒隨著沙鷗一同在天空中盤旋,小雨淅淅瀝瀝,四下寂靜無聲,就這樣在這寧靜的夜晚,安然入睡。炊煙,是人情味兒,是游子心中的鄉愁,是最平常的風景。炊煙升起的地方,有等你回去的人,還有如風一般的往事和無數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