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江南煙雨,朦朧纏綿,
美在眼中,更醉在心田。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志南《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張志和《漁歌子》
想起季羨林在《聽雨》里寫,
一年春日坐于屋內讀書,
屋外有細雨落檐,
原本喜靜的人,那時,
竟有“飄飄欲仙”之感,
“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
“心里感到無量喜悅”,
文字似乎也活了起來。
春雨,
仿佛生來帶著治愈。
縱使惹起了愁緒,
也只如少年的情愁,
雖有嘆息,然而更多的,
還是如夢如幻的美好。
雨水·知味
若用一種味道來形容早春,
我想,它是清新微甜的。
如鮮嫩的春筍,
如各式各樣的春芽,
又如甘泉烹出的清茶。
不禁向往起詩人張可久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的閑適。
于春日,一人、一山,
汲春水以烹茶,
自然清冽,甘甜純凈,
飲一杯茶,捧一本書,
與春光心照不宣,做最幸福的人。
雨水落,草木生,
四季流轉春又來,
朝來夕往花又開。
此時,光陰初始,
此時,萬物萌生,
就慢下腳步,尋尋春光吧!
聽雨、賞景、惜春時,
在一年最珍貴的時光里,
愿往事落雨成詩,
愿生活灑脫明媚。
雨水時節,宜詩宜酒。天將化雨舒清景,萌動生機待綠田。如此好時節,你可愿走入這無邊絲雨中,和春天來場約會?《初春小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