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牡丹》賞析: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3740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 淚濕紅箋怨別離。   ??直阃讔{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 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 夜深閑共說相思。   賞析:   這首《牡丹》詩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間的感情反復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眲e后重逢,有太多的興奮,亦有無限的情思。面對眼前盛開的牡丹花,卻從去年與牡丹的分離落墨,把人世間的深情厚意濃縮在別后重逢的特定場景之中?!凹t箋”,當指薛濤紙,是詩人創制的深紅小箋。“淚濕紅箋”句,詩人自己進入了角色,讀來親切感人。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為情人,筆觸細膩而傳神。“巫峽散”承上文的怨別離,拈來宋玉《高唐賦》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幽會的故事,給花人之戀抹上夢幻迷離的色彩:擔心與情人的離別會象巫山云雨那樣一散而不復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極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難得和喜悅。詩人把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意外地發現桃花源仙境和傳說中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捏合在一起(唐人把武陵和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聯系在一起,見《全唐詩》卷六九O王渙《惘悵詩》),給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紗,帶來了驚喜欲狂的興奮。兩句妙于用典,變化多端,曲折盡致。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眱删浼纫浴败跋恪薄ⅰ安徽Z”射牡丹花的特點,又以“傳情”、“彼此知”關照前文,行文顯而不露,含而不澀?;ㄒ攒跋銈髑?,人以信義見著?;ㄅc人相通,人與花同感,所以“不語還應彼此知。”   以上六句寫盡詩人與牡丹的戀情,末兩句,將詩情推向高潮:“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安枕席”于欄邊,如對故人抵足而臥,情同山海。深夜說相思,見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這兩句想得新奇,寫得透徹。   此詩將牡丹擬人化,用向情人傾訴衷腸的口吻來寫,新穎別致,親切感人,自有一種醉人的藝術魅力。   薛濤簡介:   薛濤(約768~832年),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制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脫樂籍后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并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余首。   薛濤人物生平:   堪比卓文君的才女   薛濤的父親薛鄖在朝廷當官,學識淵博,把這個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   薛濤八歲那年,薛鄖在庭院里的梧桐樹下歇涼,他忽有所悟,吟誦道:“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毖^都沒抬,隨口續上了父親薛勛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蹦且荒?,薛濤不過八九歲。她天分很高,讓父親又喜又憂。   薛鄖為人正直,敢于說話,結果得罪了當朝權貴而被貶謫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搬到了遙遠的成都。沒過幾年,他又因為出使南詔沾染了瘴癘而命喪黃泉。那時薛濤年僅14歲。母女倆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濤不得已,憑借“容姿既麗”和“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在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   那時的官員們往往都是科舉出身,文化素質不低,要讓他們看得上眼,不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藝、辭令和見識,而這正是薛濤的長項。身在娛樂場中,使得她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在這份名單中不乏像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領袖。薛濤作詩500多首,然而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大帥府里的女校書   貞元元年(785年),中書令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韋皋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從容地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表f皋看罷,拍案叫絕。這首詩完全不像出自一個小女子之手。   一首詩就讓薛濤聲名鵲起,從此帥府中每有盛宴,薛濤成為侍宴的不二人選,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   隨著接觸的增多,韋皋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這些事對于薛濤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她寫起公文來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細致認真,很少出錯。韋皋仍然感覺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向朝廷打報告,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一說為武元衡所奏)。“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僅為從九品,但這項工作的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是從這個職位上做起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   薛濤紅得發紫,不免有些恃寵而驕。前來四川的官員為了求見韋皋,多走薛濤的后門,紛紛給她送禮行賄,而薛濤“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過她并不愛錢,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雖然如此,她鬧出的動靜還是太大了,這讓韋皋十分不滿,一怒之下,下令將她發配松州(今四川省松潘縣),以示懲罰。   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兵荒馬亂,走在如此荒涼的路上,薛濤內心非??謶?。用詩記錄下自己的感受:“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彼_始后悔自己的輕率與張揚,于是將那種感觸訴諸筆端,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   《十離詩》送到了韋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于是一紙命令,又將薛濤召回了成都。這次磨難,讓薛濤看清了自己,歸來不久,她就脫去了樂籍,成為了一個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種滿了枇杷花。那一年,她20歲。   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就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薛濤的愛情之火一經燃燒,就極為熾烈。盡管她已經步入中年,但那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激情告訴她,這個男人就是她夢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般將自己投身于愛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完全一副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   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偸亲顬槎虝?,這年7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托著一份深情。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薛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因此經常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于是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   可惜,元稹是個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談戀愛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濤對他的思念還是刻骨銘心。她朝思暮想,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匯聚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一襲道袍了余生   元稹沒有回來,有著自己的理由。兩人年齡懸殊過大,31歲正是男人的風華歲月,而薛濤即便風韻綽約,畢竟大了11歲。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濤樂籍出身,相當于一個風塵女子,對元稹的仕途只有負作用,沒有正能量。對于這些,薛濤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沒有一般小女子那種一失戀便尋死覓活的做派。   只是,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但她的內心卻堅守著一方凈地。   人生垂暮,薛濤逐漸厭倦了世間的繁華與喧囂。她離開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雞坊(今成都金絲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詩樓,獨自度過了最后的時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濤安詳地閉上了雙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墓碑上寫著“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