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錢起《歸雁》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3555
歸雁
??? 錢起
???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 鑒賞:
??? 詩人客居在北方,看見大雁北返,觸動情懷,于是寫下了這首《歸雁》詩。
??? 大雁作為一種候鳥,每當春來,由南返北本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但詩人偏要發問:“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這兩句用的是倒置法。
??? 意思是說:“瀟湘水清沙白,兩岸長滿青苔,水暖食足,風景幽美,大雁正好棲息,為什么要隨隨便便飛回來呢?
??? 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認為它們飛到湖南衡陽縣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飛,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向北返回。瀟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氣候很好,古人認為是大雁過冬的好地方,所以詩人想象歸雁是從瀟湘飛來的。杜牧的《早雁》詩:“莫厭瀟湘人少處,水多菰米岸莓苔。”說的也是這樣的意思。
??? 末兩句是詩人代雁作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這兩句化用了湘靈鼓瑟的傳說。古傳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來有五十弦,因女神彈得聲調凄怨,上帝令改為二十五弦。錢起考進士的中試詩題即為《湘靈鼓瑟》,結尾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就是描寫湘靈鼓瑟的名句。這里詩人代大雁借用湘靈鼓瑟的事答道:“ 瀟湘本是個好地方,但是湘水女神常在月下鼓瑟,瑟聲幽怨,不勝其悲,所以才飛回來另找更好的棲息之所。
??? 詩中的瀟湘夜景和瑟聲雖都是想象之詞,但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卻把雁寫成了通曉音樂和富于情感的生靈了。
??? 這首詩想象豐富,意境清遠。表面上寫大雁,實際上是寫詩人在春夜的感受。詩中沒有明說這種感受是什么?正因為沒有明白說出,才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