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張潮《江南行》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3495
江南行
??? 張潮
???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
??? 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 賞析:
??? 這首詩在《文苑英華》卷二O一列于樂府詩中。該卷中還收有梁武帝,梁簡文帝,儲光羲等共十位作家的同題作品。張潮的這首《江南行》語句清新,風情宛然,深得民歌神韻。
??? 先看開首兩句:“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茨菰,植物名,即慈姑,生長在水田中,其地下球狀莖可食用。茨菰葉爛之時當在秋末冬初之際;西灣,指江邊某個地方。“蓮子花開”即荷花開放,這里當指來年夏天了。這兩句是描述離別時間長久。意即:去年在茨菰葉爛之時,我在江邊西灣為你送別;而今已是荷花盛開的夏天了,可你還沒回來。詩人借景入情,先憶起分別的時節,地點,再寫到不見人還;先描繪出一幅枝枯葉爛,寒風蕭瑟的景象,襯托出情人別離時的凄楚,再點染出荷花盛開,紅綠相映,生機盎然的畫面,反襯出女子孤居的寂寞難耐。思念之情表現得非常細膩,手法也很巧妙。“茨菰葉爛”與“蓮子花開”兩景交替出現,著力表現一個“久”字。久別不歸,思念之苦,自不待言。
??? “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第三句轉而寫“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別而思,因思而夢,情感的脈絡自然而清晰。這一句又回應首句中的“別西灣”,暗示了對方是由江上水路而去,故而這“夢”也就“不離江上水”。
??? 至于夢中的情況,夢后的感想,詩人避而不談,而是突乎其來地凌空飛來一筆——“人傳郎在鳳凰山。”全詩戛然而止。她聽到這一消息,是喜還是悲?詩人沒有著墨,留給讀者去回味。但不難看出,這樣的消息傳來,至少蘊有兩種含義:其一,情人已去,她還不知道,空有夢相隨。往日多少個“不離江上水”的“夢”,原來是一場“空”;其二,這一消息還意味著“他”蹤跡不定,時而在水,時而在山。詩中的“鳳凰山”地名在中國有許多處,丹陽有,杭州、成都、延安等地也有。在這里不是特指某座山,而是泛指男女相會的地方。《辭源》稱:“鳳凰,鳥名。古稱鳳凰為瑞鳥。有圣王出,則鳳凰見。雄者曰鳳,雌者曰凰”。故而文人常用鳳凰比喻夫妻或男女情人,用“鳳凰山”來暗指男女情人相會之地。詩中的女子聽到“郎在鳳凰山”的消息后,必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怨艾之情,失落之情盡在不言中。結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余音裊裊,意境悠悠。
??? 縱觀張潮的這首《江南行》,詩句清新,語淺意邃,蘊情幽婉,膾炙人口,堪稱唐詩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