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閑居》賞析: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3297
閑居 ??? 姚合 ???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 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 ??? 賞析: ??? 姚合極稱賞王維的詩,特別追求王詩中的一種“靜趣”,此詩就反映了這個傾向。 ??? 首兩句:“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姚合自稱“野性多疏惰”(《閑居遣懷》其八)。一個性格疏懶,習于野性的人,認為不適宜為官臨民,這在旁觀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這點,終年住在城里,絲竹亂耳,案牘勞形,求靜不得,求閑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識”。本不樂于城市,今終年住在城里,總得自己尋個譬解。古人說,大隱隱于市,因此認為在城市亦算是隱居。“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武功縣詩》)自己作這樣一番解釋,是明心跡,也見心安理得了。這兒寫身處縣城,卻透露了心地的靜趣。 ??? 景況也確是這樣:“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這第二聯寫的正是適應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從首二句一氣貫注而來。沒有馬跡過門,就是表明來訪者稀少,為官很清閑。蟬聲聒噪,充滿庭院,是因無人驚擾,反覺鬧中處靜;寫的滿耳聲音,卻從聲音中暗透一個“靜”字。上句寫出清閑,下句寫出清靜。正是于有聲處見無聲,反感靜意籠罩。 ??? 在這清閑、清靜的城中一隅,詩人是“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這第三聯從“病”寫性情。病,帶點小病,舊時往往成為士大夫的風雅事;病而不廢吟詠,更顯得閑情雅致。現今“休官”,連小小的職務也不擔任之后,真是夢境也感到很清閑,很清靜了。寫來步步幽深,益見靜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響,有所謂更高一層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禪”,所以第四聯作者自問:“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何時能摒除一切縈心的俗務,求古先生(指佛)學這種禪觀呢?觀,即觀照。妄念既除、則心自朗然無所不照。這樣的境界,就是禪觀(即禪理、禪道),是清閑、清靜的更高一境。借禪理說心境,表現了詩人對當時吏治腐敗、社會黑暗的鄙視厭惡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藝術上靜趣的境界。 ??? 姚合是寫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層層寫來,一氣貫注;詩句平淡文雅,樸直中寓工巧,而又暢曉自然,所以為佳。 ??? 作者簡介: ??? 姚合(約779~約855)中國唐代著名詩人。陜州(今河南陜縣)人。元和十一年(816)進士,授武功主簿。歷任監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給事中等職,終秘書少監。世稱姚武功,其詩派稱武功體。姚合在當時詩名很盛,與劉禹錫、李紳、張籍、王建、楊巨源、馬戴、李群玉等都有往來唱酬。與賈島友善,詩亦相近,然較賈略平淺,世稱姚賈。擅長五律,以幽折清峭見長,善于摹寫自然景物及蕭條官況,時有佳句。但風格題材較單調,刻畫景物較瑣細。其詩曾為南宋永嘉四靈及江湖派詩人所師法。今傳《姚少監詩集》10卷,另編有《極玄集》。 姚合在當時詩名很盛,交游甚廣,與劉禹錫、李紳、張籍、王建、楊巨源、馬戴、李群玉等都有往來唱酬。與賈島友善,詩亦相近,然較賈島略為平淺。世稱"姚賈"。擅長五律,以幽折清峭見長,善于摹寫自然景物及蕭條官況,時有佳句。但風格題材較單調,刻畫景物亦較瑣細。明代胡震亨評論他的詩說:"洗濯既凈,挺拔欲高。得趣于浪仙之僻,而運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淺,而媚以□芬。"殆兼同時數子,巧撮其長者。但體似尖小,味亦微□。故品局中駟耳。"(《唐音癸簽》)其詩對后世有一定影響,曾為南宋"永嘉四靈"(見"四靈體")及江湖派詩人所師法。今傳《姚少監詩集》10卷,通行有明代汲古閣刻本及《四部叢刊》影印明鈔本。另編選有《極玄集》,收入《唐人選唐詩(十種)》。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