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薛濤《送友人》翻譯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wǎng)網(wǎng)址:www.cqcjqzygs.cn發(fā)布時間:1634633134
送友人 ??? 薛濤 ??? 水國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蒼蒼。 ??? 誰言千里自今夕, 離夢杳如關塞長。 ??? 譯文: ??? 水國之夜是籠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與夜幕籠罩中的山色渾為一色,蒼蒼茫茫。 ??? 友人與自己的千里之別,自是從今日開始了,我的夢杳而去,它能夠跨過迢迢關障,追隨你到遙遠的關塞。 ??? 賞析: ??? 昔人曾稱道這位“萬里橋邊女校書”“工絕句,無雌聲”。她這首《送友人》就是向來為人傳誦,可與“唐才子”們競雄的名篇。初讀此詩,似清空一氣;諷詠久之,便覺短幅中有無限蘊藉,藏無數(shù)曲折。 ??? 前兩句寫別浦晚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可知是秋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這時節(jié)相送,當是格外難堪。詩人登山臨水,一則見“水國蒹葭夜有霜”,一則見月照山前明如霜,這一派蒹葭與山色“共蒼蒼”的景象,令人凜然生寒。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不盡是寫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詩經(jīng)·秦風·蒹葭》“蒹葭蒼蒼”兩句以下的詩意:“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情緒。節(jié)用《詩經(jīng)》而兼包全篇之意,王昌齡“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與此詩機杼相同。運用這種引用的修辭手法,就使詩句的內(nèi)涵大為深厚了。 ???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語,使人聯(lián)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從而體會到詩人無限深情和遺憾。這里卻加“誰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遺憾之意,不欲作“從此無心愛良夜”的苦語。似乎意味著“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種慰勉的語調(diào)。這與前兩句的隱含離傷構成一個曲折,表現(xiàn)出相思情意的執(zhí)著。 ??? 詩中提到“關塞”,大約友人是赴邊去吧,那再見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夢中。不過美夢也不易求得,行人又遠在塞北。“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李白《長相思》)。“關塞長”使夢魂難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況“離夢杳如”,連夢也新來不做。一句之中含層層曲折,將難堪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語,相對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此句音調(diào)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狀態(tài),而且兼有語助詞“兮”字的功用,讀來有唱嘆之音,配合曲折的詩情,其味尤長。而全詩的詩情發(fā)展,是“先緊后寬”(先作苦語,繼而寬解),寬而復緊,“首尾相銜,開闔盡變”(《藝概·詩概》)。 ??? “絕句于六藝多取風興,故視它體尤以委曲、含蓄、自然為高。”(《藝概·詩概》)此詩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語,使讀者感受更豐富;詩意又層層推進,處處曲折,愈轉愈深,可謂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詩人用語既能翻新又不著痕跡,娓娓道來,不事藻繪,便顯得“清”。又善“短語長事”,得吞吐之法,又顯得“空”。清空與質實相對立,卻與充實無矛盾,故耐人玩味。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lián)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lián)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lián),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xiàn)。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yōu)良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