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章碣《東都望幸》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2858
東都望幸   章碣   懶修珠翠上高臺,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   賞析:   詩貴真,也貴新:真則可信,新則可愛。俗話說:"寧吃鮮桃一顆,不吃爛桃一筐",對于詩,又何嘗不是如此?   晚唐詩人章碣這首七絕,是顆鮮桃。它同詩人其他多數詩篇一樣,寫得頗為新、巧。詩的頭兩句寫:居住"東都"(洛陽)的宮女們懶得梳妝打扮,佩帶珠翠,登上高臺,盼望皇帝臨幸;她們那雙象初月一樣美的彎眉,也因為怨恨而緊鎖著。她們為什么這樣神情黯然、滿懷怨恨呢?后兩句詩作了回答:原來她們知道,即使皇帝從長安東巡到洛陽來,也是要領著他的"美人"來的。也就是說:她們盼望臨幸的愿望是要落空的。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宮怨",是東都宮女對君王的怨恨;實際上,這是一首隱喻詩,它的主旨不是"宮怨",而是"士怨",即準備應試的知識分子對主考官的怨恨。   章碣在唐僖宗乾符年間(874─879)進士及第。登第之前曾有過落第的經歷。這首詩當是親身感受,且實有所指的。據《唐摭言》記載:"邵安石,連州人也。高湘侍郎南遷歸闕,途次連江,安石以所業投獻遇知,遂挈至輦下。湘主文,安石擢第,詩人章碣賦《東都望幸》詩刺之。"由此可知,這首詩是譏刺主考官高湘的。詩中的宮女,喻士人;"君王",喻主考官;"美人",喻走主考官后門的應試者。詩中所寓的真正含意是:準備應試的士人都滿懷怨恨,因為主考官把自己的"美人"領來了,他們登第的希望落空了。不過,這首詩雖然譏刺的是某一個具體人,實則具有普遍意義,是對中晚唐時期科舉制度的揭露。   全詩文情自然,比擬切至,妙用隱喻,而能使人心領神會,感到含蓄有味。詩的語言也頗有特色。三、四兩句自然流暢,猶如口語。一、二兩句瑰麗多姿,雕飾工巧。"懶修珠翠"、"眉月連娟"等寥寥幾字,把宮女姣美的形貌和懶洋洋的情態描繪得維妙維肖。愈寫出宮女之美,愈顯出"君王"之惡,是富有表現力的。   詩中形象優美,除別有寓意外,仍然具有作為宮怨詩的完整的意境。方干《贈進士章碣》詩云:"織錦雖云用舊機,抽梭起樣更新奇",這首小詩用的雖是傳統的比興手法,卻寫得新穎別致,也可以說是"用舊機"織出的新"錦"吧。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