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李涉《再宿武關》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2730
再宿武關 ??? 李涉 ???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 ???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 注釋: ??? ①武關:位于今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 ??? ②秦城:指京都長安。 ??? 賞析: ??? 李涉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曾官太子通事舍人,因事貶謫出京;大和(唐文宗年號, 827─835)中,復召為太學博士,不久又因事罷官,流放桂粵。從此詩題“再宿武關”的“再”,以及首句“遠別”、“萬里游”等詞語看,這首詩很可能是他第二次罷官出京過武關時寫的。武關,在商州(今陜西省商縣),為秦時南面的重要關隘,故又名“南關”。 ??? “遠別秦城萬里游”。開頭一句,詩人就點出他這次再宿武關非同尋常。秦城,指京都長安。詩人告訴讀者,他是從京城來,到萬里之外遙遠的地方去。這里暗示出他因事罷官流放南方之事。因此這次“遠別”意味著和皇城的永別,和仕途的永別:“萬里游”也并非去游山玩水,而是被迫飄流到萬里之外。詩人這種愁苦心情,在下面的景色描寫中透露出來。 ??? “亂山高下出商州”。亂山,指商州附近的商山。商山有“九曲十八繞”之稱,奇秀多姿,風景幽勝。“亂山高下”四個字,把商山重巒迭嶂、回環曲折的氣勢和形貌,逼真地勾勒出來了;一個“出”字,又使靜止的山活動起來,使讀者仿佛看到綿延迤邐的商山群峰,紛紛涌出商州城。此句是寫山,更是寫人——寫詩人踏著高低曲折的山道走出商州城時的心情。其實,商山似亂非亂,形亂神不亂,它錯落有致,遠近高低各不同,但此時此地,詩人已沒有閑情細細欣賞,由于他“遠別秦城”,心亂如麻,商山在他眼里就成“亂山”了。而滿目亂山,又格外烘托出人的心緒煩亂。山與人、景與情交融為一體了。 ??? 詩的下兩句寫夜宿武關的情景。不難想象,詩人此夜投宿武關,想到明晨將出關南去,與“秦城”相隔更加遙遠,該是何等愁苦;加以孤館寒燈,形單影只,非常凄涼。他一定是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然而詩人并沒有正面訴說這一切,而是別有巧思,讓溪水去替他傾訴:“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古關靜夜,溪水潺潺,引起夜不成眠的詩人的遐想:那流過古關的潺潺湲湲的溪水,仿佛是為他的不幸遠別而嗚咽啜泣;又仿佛是從他的心中流出,載著綿綿無盡的離愁別恨,長流遠去。“一夜潺湲送客愁”,溪聲、心聲迭合成一體了。“關門不鎖”四字,尤為神來之筆。雄固的武關之門,能封鎖住千軍萬馬,但此時對于淙淙寒溪水送來的愁聲,卻無能為力,怎么“鎖”也鎖不住,足見這“愁”的分量之重。一個“鎖”字,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愁”,活靈活現地顯示出來。“一夜潺湲”——整整一夜,詩人不能合眼,這是十分痛苦難熬的。這兩句詩,詩人別出心裁地通過對水聲的描寫,把內心“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恨,曲折細膩地描摹出來,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具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量。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