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南去水,中有北飛魚:賈島《寄遠》詩歌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2452
寄遠 ??? 賈島 ??? 別腸長郁紆,豈能肥肌膚? ??? 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 疏別恨應少,密別恨難祛。 ??? 門前南去水,中有北飛魚。 ???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 ??? 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 華山岹峣形,遙望齊平蕪。 ???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 ??? 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 賞析: ??? 這首五言古詩,以《寄遠》為題,抒寫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 全詩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思念友人,別情郁憂。詩人開筆就寫得十分生動。他說,人有了別腸在腹中長期郁憂曲折的話 ,哪里能長胖呢!出語形象,詞意深蘊。這不僅將整日對故人牽腸掛肚的思念的情狀表現了出來,而且也體示了詩人與故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深情厚誼。接著,詩人對與朋友相交甚密和關系相疏的情景作了比較。表面上說過于親密不及疏遠一點好,實際上正從反面強調了因與故人關系親密造成了“ 恨難祛”的相別離情。這里,“始知”表明詩人是從自己體驗來說的。同時,又通過正反映襯的方法,突出了對友人思念的情意。第二層,寫思念友人,寄書問候。古代傳說,鯉魚能夠傳遞書信。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云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此后有“魚書”之說。這里,詩人由情及景來寫。由思念故人想到門前流水 ,由“南去水”想到“北飛魚”,再由魚想到“可以寄遠書”。詩人言魚 ,不用“游”而用“飛”,不僅狀其迅疾之貌,而且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友人溝通信息的迫切心情。詩人借用傳說,發揮想象,使人意會到他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就像那“南去水”一樣悠悠不絕;而他渴念友人,又多么希望“北飛魚”能速遞遠書。這樣,詩的情調便由原先的思念一轉而為渴想了。第三層,寫思念故人,慮其存亡。詩人承續上面的詩意,又覺得寄書問候是可以的,但是又不知道友人是否還活在人世間 。“故人今在無 ?”的疑惑,就是表達了這種情思。這也是對友人過分渴想而引發的一種必然的心理活動。在古代,親友之間音信的斷絕,皆為交通不便所造成。因此,詩人從空間著筆來寫 。“岹峣”,高峻貌。說華山的形勢固然十分高峻,但是遠遠望去也不過與雜草叢生的地面相齊。這是因為距離遙遠,從視覺上得到的印象。而與此相比,暌隔“萬里途”的“數尺身”的友人,那就更加微乎不見了 。最后詩人以無奈的語氣說:“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結尾處與開頭“別腸長郁紆”呼應。一方面委婉地傾訴了自己別恨難遣 、離情縈懷的心曲;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對故人的深切掛念,隱含著無限的擔慮。至此,詩的情調又從思念一轉而為掛慮了。 ??? 這首詩在藝術上有自己的突出特點。一是把對故人思念之情寫得纏綿宛轉,回旋往復,細致地表現出詩人思念故人時心潮起伏的情狀。這正如詩人那郁紆的別腸一樣,情思縈紆,感情深沉。二是運用對比映襯的方法。詩人以相交甚深與關系疏遠相比,以“岹峣形 ”的華山與“ 數尺身”的故人比較,以“日月光”與詩人目力比較等等,既突出了抒情的內容,又增強了抒寫的感情色彩。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