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孫逖《宿云門寺閣》翻譯賞析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2352
宿云門寺閣 ??? 孫逖 ??? 香閣東山下, 煙花象外幽。 ??? 懸燈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 ??? 畫壁馀鴻雁, 紗窗宿斗牛。 ??? 更疑天路近, 夢與白云游。 ??? 注釋: ??? ⑴云門寺閣:指云門寺內的閣樓。云門寺在浙江省會稽縣南云門山<又名東山>此寺是當時的一個有名的隱居之地。 ??? ⑵香閣:指香煙繚繞的寺中閣樓。即詩人夜宿之處。東山:云門山的別名。 ??? ⑶象外:形象之外。 ??? ⑷千嶂:千山、群山。 ??? ⑸卷:把長薄的東西彎轉收攏起來。五湖:太湖的別名。 ??? ⑹馀:留存。 ??? ⑺紗窗:糊有細密紗網的窗子。斗牛:泛指天空中的星群。斗是斗宿,牛是牛宿。 ??? ⑻天路:到達天庭的路。 ??? 譯文: ??? 云門寺閣坐落在云門山下,繁花盛開如煙如霧,但卻有一種超脫塵俗的幽靜。到了晚上,懸掛的燈火照映著群山,卷起窗幔,映入眼簾的是如太湖秋水般的夜色。畫壁上還留存著鴻雁的痕跡,天上的繁星彷佛停留在紗窗上。這樣的景致讓人更加懷疑通往天庭的路就在附近,果不然,當天夜里就做了一個跟白云一起遨游天際的夢。 ??? 賞析: ??? 《宿云門寺閣》是唐代詩人孫逖創作的描寫住宿在云門寺閣的感懷詩。全詩八句四十字。詩人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又以空間為序,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后寫閣內所見。藝術結構高超,處處都見匠心。 ??? 云門寺在今浙江紹興境內的云門山(又名東山)上,晉安帝時建,梁代處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棲隱過。從杜甫詩“若耶溪,云門寺,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來看,此寺是當時一個有名的隱居之地。 ??? 一、二句以寫意的筆法,勾勒出云門寺的一幅遠景。首句點出云門寺的所在,次句寫出寺的環境氛圍?!跋汩w”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點。寺閣座落在東山下,那兒地勢高,云霧繚繞。時近傍晚,山花籠上了一層蒼茫的暮色,似在煙靄之中?!跋笸狻?,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說其幽無比,超塵拔俗。一座幽靜的佛寺便在邈遠天際淡淡化出。兩句于寫景之中兼寓敘事:云門寺尚在遠方,詩人此時還在投宿途中。 ??? 三、四句所寫,是到達宿處后憑窗遠眺的景象。這兩句對偶工穩,內蘊深厚,堪稱是篇中的警策?!皯覠簟?、“卷幔”正是入夜時初到宿處的情狀:點燃宿處油燈,卷起久垂的帷簾,觀賞起窗外的夜色。詩人借懸燈寫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寫出想象中所見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別名)。山與水對比,縱與橫映襯,意境極為優美。其實,在茫茫夜色中,任你卷起窗簾或借助于所懸之燈,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這純屬想象之辭。詩人不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興遄飛,放筆天地,寫出如此壯美的詩句,顯示了詩人寬闊的胸懷。而且,這兩句詩并非泛泛的寫景抒情之筆。詩人以“懸燈”、“卷?!北硎就端?,又以“秋”與“夕”點出節令與時間,并以“千嶂”、“五湖”的高遠氣象表明所宿處的云門山寺的勢派。 ??? 五六兩句,緊承“懸燈”和“卷?!?,寫臥床環顧時所見。看來,這時詩人已經睡下,但一時還未成眠,便游目室內與窗外:墻上,因為年深日久,壁畫的大部分已經剝落,只見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閃爍的群星象是鑲嵌在窗戶上那樣臨近。畫壁黯淡,足見佛寺之古老,正與詩人此時睡意昏昏的狀態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閃爍,象是引誘著詩人進入夢鄉。兩句分別寫出云門寺“高”與“古”的特色。 ??? 最后兩句寫入夢后的情景。終于,詩人墜入了沉沉的夢鄉:“更疑”句直承“紗窗”句,因有斗牛臨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門寺地勢高峻、猶如與天相近的聯想,因而在夜間竟做起駕著白云凌空遨游的夢來?!耙伞弊钟靡伤频目跉鈱⑺朴腥魺o的境界說出,朦朧恍惚,真有夢境之感。 ??? 全詩八句,緊扣詩題,絲絲入扣,密合無間。詩人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寫足“宿”字。又以空間為序,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后寫閣內所見;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環環相銜,首尾圓合,寫盡云門寺的“高”與“古”。藝術結構高超,處處都見匠心。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