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思鄉詩,濃得化不開的故鄉情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1914
《鄉思》 【宋代】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鑒賞:鄉思是人類普遍共有的一種美好情感。落日黃昏,百鳥歸巢,群鴉返林,遠在異鄉的游子,觸景生情,難免生發鄉思之愁。這首詩所表現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黃昏時所滋生的濃郁鄉思。 《滯雨》 【唐代】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鑒賞:所謂“滯雨”即因雨而停滯之意,可詩的首句卻不說“夜雨滯長安”,反而說“滯雨長安夜”,于是,“雨”也因“滯”字多了幾分厚實、纏綿的質感,讓人覺得有無法排解的凝重。有雨的夜向來最引人迷醉,最讓人動情,因為夜晚、雨水總是讓人與懷念結合起來,這懷念因夜而深遠,因雨而厚重。更為重要的是,有雨的夜總是為我們創造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屬于傾聽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鑒賞: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思江南》 【唐代】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望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鑒賞:看到冬天的枯草又開始綠了,羈留在遠方的游子也動起了思念故鄉的感情夜里夢見自己踏上了回鄉的道路,在夢中還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夢就醒了!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鑒賞:此詩截取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處,以淡語寫至情,發纖濃于簡古,詩風質樸,意境渾成,稱之曰“七絕之絕境”,決不為過;與盛唐名家同類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鑒賞:作者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里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產生了思鄉的愁緒。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鑒賞: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欲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春夜洛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鑒賞:“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系第一句看,這種游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游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游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鑒賞: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鑒賞:白居易的詩常以語言淺近、平實質樸著稱,其意境也多顯露。這首詩平實質樸,構思精巧別致,字里行間流露著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