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詩詞,十種修行:青山綠水去無聲

作者:儒風大家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1789
一、深情與無情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感悟:“花間一壺酒”,繁花中擺放著一壺酒,很華麗的景色。“獨酌無相親”,一種孤獨感蔓延出來,自斟自飲,無人相陪。 緊接著,李白邀請天上的月亮一起飲酒。邀請月亮,這是多大的孤傲與自負。 但是月亮并不能理解這種孤獨,只有影子徒勞地跟隨。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結局,總也逃不過一個“散”字。親如母子兄弟,也逃不過。 有人這樣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除了生離,就是死別。 這是每個人都要修行的功課。李白的“無情游”,便是驚人的表達。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所有的深情最后都會變成無情,因為人逃不過生死的限制,情感越深,最后分散的時刻就越痛苦。 “相期邈云漢”,除了期待在另一個時空相會,別無他法。 李白寫孤獨,寫深情,寫無情。直達本質的清醒讓人驚訝,李白并不只會寫“飛流直下三千尺”,也不只會寫“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的希望與浪漫背后,是深入骨髓的清醒與絕望。 二、物我兩忘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感悟:王維號稱詩佛。 早年的王維曾經寫“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寫少年的沖動與美好,一個豪爽好動的俠。 加上少年及第,當真是春風得意。 但是到了中年之后,身遭巨變,他被安祿山政權擄走,平定叛亂后,王維被認為是叛逆,幸好弟弟以功勞保住了他一命。 所有的繁華與得意,一下子打落谷底。 他從事功的儒家,開始轉向道家、佛家。 孔子講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用山水寫人倫教化。 陶淵明寫悠然見南山,用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懷。 王維的山水,是用山水寫山水,用自然寫自然。 在王維的詩里,人開始隱去,開始退場。 這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山中的芙蓉花,自開自落,它不是為了人觀賞才開,它是為了自己。 中年之后的王維有一點不得已的領悟,從云端打落谷底,他已經沒辦法活在眾人的目光里,于是,他開始自開自落,去追求自己生命的完成。不再活在世人的目光中。 少年時候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但是年紀漸長,才慢慢發現,完成自己就已經很艱難了。 第二層的含義是破我執。 人的所有名利、痛苦、哀傷,都是因為有一個“我”存在。 “我”隱去之后,山便是山,水還是水,人與自然物我兩忘,不分彼此。 主觀與客觀合二為一,從而心地澄明,無塵無垢。 三、失望與希望 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感悟:詩人趁著春日賞花,不知不覺喝得大醉,倚樹沉沉睡到太陽偏西。客人都走了,酒也醒了,于是拿著紅燭去賞殘花。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那時候唐朝已不復盛唐氣象,日薄西山。初唐盛唐時期,人們開疆拓土,萬朝來儀,一派朝氣勃發。 但是一個安史之亂,國運迅速衰頹。從繁華到頹敗,人也開始有一點頹廢,有一點慵懶。 倚樹沉眠,慵懶的倚著樹沉沉睡去。倚和沉,初唐和盛唐的詩人絕不會用,這是晚唐詩人的生命經驗。 “客散酒醒深夜后”。短短七個字,寫盡繁華與幻滅。 客人都在的時候,觥籌交錯,把酒言歡,熱熱鬧鬧。 等酒醒了,發現客人都走了,只剩下杯盤狼藉,冷冷清清。 從繁華到荒涼,內心的幻滅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紅樓夢里的林妹妹有這樣一句話,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散時冷清,反倒是不如不聚的好。 這是絕望,是消沉。但是李商隱接著一句,更持紅燭賞殘花。一下子把境界拉了上去。 就像是那個小故事里講的,一個人掉進井里,他抓住井中的藤蔓,井上面是老虎,井下是鱷魚,老鼠正咯吱咯吱地咬著藤蔓,然后這個人抬起頭,舔了舔藤蔓上滴下的一滴蜂蜜。 再悲觀,也不可以絕望。還是要找到生命里的美好與希望,去欣賞,去追求。 四、詩圣的擔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感悟:這首詩寫的是杜甫的晚年,你可以看到他的卑微與渺小,近乎螻蟻一般地活著。 屋子的幾根茅草被風吹跑,一群小孩子搶走了,杜甫追不上,氣喘吁吁的在后面喊。 屋子漏雨,被子潮濕,飽受戰亂之苦,心驚膽戰,睡眠也不好。 這個大詩人何其狼狽。可他就這樣真實地寫下了自己的狼狽。 后面兩句,他開始有了領悟,孩子之所以搶走茅草,說到底還是因為和自己一樣窮。 如果眼前有個大房子就好了,讓天下人都開心。不用再受風雨之苦。如果可以這樣,我凍死也瞑目了。 詩人寫自己的卑微與狼狽,也寫大眾的卑微與艱辛,從自身的痛苦出發,去擔待別人的痛苦,這大概是杜甫為何稱之為“詩圣”吧。 五、莊周夢蝶,蝶夢莊周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感悟:李煜,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和后來的宋徽宗一樣,酷愛詩文繪畫,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家,卻不是個好皇帝。 這首詞,可以說是李煜最好的作品。 從一國之君,到亡國被囚。天上地下,他都嘗過了。他起伏的程度,比我們大部分人都要劇烈得多。 窗外下著雨,淅淅瀝瀝,春意微涼,半夜被凍得從夢里驚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 他在夢里,夢到自己在南國的日子,歌舞宴飲,貪戀歡愉。 醒來突然發現自己是在北國,國已破,自己已經成為俘虜。 恍惚之間,模糊了真實與夢境的界限。 夢里是真的,還是現在是真的? 這句話有點像莊周夢蝶。到底我是蝴蝶,還是蝴蝶是我?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是歷經繁華幻滅之后,李煜給出的一句讖語。 他在追問,我們活著的世界是否是一個大夢。夢醒時分才是我們回歸真實的時刻。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春天過去,我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這一場大夢結束之后,我會在哪里,哪里又是真實? 六、衣帶漸寬終不悔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感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的一生中,誰沒有這樣的時刻,為了某個人消瘦憔悴。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除了自己的愛人,其他的事情都不關心,也索然無味。 不同于破我執,這里強調的是,我執著,我不悔。 就像李商隱筆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心上有個人值得用生命去付出,去愛,是一件幸福的事。 七、悲歡離合總無情 虞美人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感悟:這是蔣捷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 他曾中進士,當過幾年官。但宋朝很快就滅亡了。他的一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他用聽雨做引子,寫人生的三個時期,三種心境。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少年醉心玩樂,聽雨的時候,實在歌樓之上,那時候,還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壯年聽雨的時候,在流浪的小舟中,江闊云低,人如離行的大雁,不知自己要飛往那里 ,只能凄凄哀鳴。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如今,兩鬢斑白,大半生已經過去了,體會到人間的悲歡離合著實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就這樣在僧廬中聽著雨聲,直到天明。 從少年到壯年到老年,雨聲未曾停。情愿不情愿,接受不接受,雨水都會滴滴答答到天明。領悟了這里一點,生命才能有新的開始。 八、眾里尋他千百度 青玉案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感悟:一簇一簇的燈花如星雨散落,達官貴人也都出門游玩。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載歌載舞。在出游的小姐中尋覓自己的心上人,看了很多人都沒找到,猛然回頭,卻發現她在燈火闌珊的地方。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被王國維列入人生三境的第三境。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講人在孤獨中前行摸索,一如辛棄疾獨自一人,主張抗金,收復失地。第二境,寫人為了這個目標,消瘦疲憊,付出艱辛的努力。第三重境界是,在你尋尋覓覓,在要絕望的時刻,突然就有了答案。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肯堅持,生命中總是不缺這樣驚喜的時刻。 九、不喜亦不懼 神釋 陶淵明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感悟:“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人生于自然,最終也要和自然同進退。 “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彭祖活了那么久,最終還是留不下蹤影。 老少賢愚最終都是要死的,誰也留不住生命。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天地大化中,與世浮沉,不歡喜也不恐懼。 人終究是無法改變什么,聽從天命吧,應該結束的時候自然結束,不用思慮太多,順其自然。 十、人生如夢 念奴嬌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感悟:蘇軾被貶黃州,開始了這場與歷史的對話。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很隨意的說,大家都說這里是赤壁的古戰場。他沒有考證。是與不是,本也沒有那么重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蘇軾豪邁詞人的本色盡顯。但是下面筆鋒一轉,卻是“小喬初嫁了”。從大的歷史,大的氣魄中突然轉到一種青春俊美。 談笑間,曹軍幾十萬大軍覆滅。驚天動地的大事,青春俊美的恩愛,都像一場夢一樣不復存在。 想到這里,個人的得失榮辱,何足掛齒。 “多情應笑我”。當一個人可以回過頭來,調侃自己,那些壓在心頭的不滿也就煙消云散了。那些孤傲的對立,也就沒了蹤影。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就是一場夢,這大江明月才是永恒不變的。而我們的生命最終也要回到自然的江月中。
標簽:
猜你喜歡
王陽明96字家訓,千年不滅一盞燈

儒風大家

這篇《王陽明家訓》又稱《示憲兒》三字詩,收錄在《王陽明全集·贛州詩》中。全文雖然只有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周易》八大天規,指引中華五千年

儒風大家

《周易》是中華上古天書,是公認的儒道兩家思想的源頭。也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一部經典。作為中國人,讀《周易》是一種權利,也是

《世說新語》9句,教你瀟灑,教你裝

儒風大家

人生貴得適意爾,安能羈宦千里以要名爵! 【大意】人生貴在得以舒適啊,怎么能因做官而羈絆,數千里去追尋名利官爵呢?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