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來華耶穌會士與宦官交往評析
作者:康志杰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5854
內容提要:明末來華耶穌會士與中國社會上層的接觸中,其觸角也涉及到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宦官。耶穌會士初入中國曾受到宦官的刁難,但隨著傳播宗教的需要,傳教士們在晉接官紳時也注意到利用宦官這一權勢集團,其后亦有少數宦官信奉了天主教。而耶穌會士與宦官的接觸中,對中國封建社會集權專制下的宦官干政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他們從價值中立的立場對宦官所進行的批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 作者簡介:康志杰,1954年生,湖北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教授
??? 明朝末年,以利瑪竇為代表的歐洲耶穌會士來到中國,他們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與中國各個社會層面進行了交往,其中亦包括在晚明社會極有影響力的宦官集團(1)。耶穌會士與宦官有哪些交往,他們對宦官作何評價; 而晚明時代的宦官對那些來自“遠西”的傳教士持什么態度,本文通過耶穌會士與宦官的交往的分析,希望開啟晚明社會又一個生動而獨特的文化領域。
??? 一、利瑪竇在南京結識“馮保”
??? 利瑪竇是最早進入中國內陸傳教的耶穌會士之一,1583年(萬歷11年)他在廣東肇慶開辟了第一個傳教點,以后又去韶州、南昌等地傳教。在利瑪竇交接的朋友中有南禮部尚書王忠銘,1598年6月兩人準備一起乘船離開南昌去南京。在商議進北京之后如何活動時,“尚書建議,一座鐘送給皇宮的主管,另一座鐘送給宮中的一個太監。”(2) 王尚書將西方“奇器”作為禮品送往宮中的建議啟發了精明的利瑪竇,使其明白了要把天主福音帶到中國皇帝的身邊,必須打通宦官這一至關重要的關節。因而利瑪竇到南京以后,就注意接交有權勢的宦官。《利瑪竇中國札記》第六章記載利子在南京時,認識了一位有權勢的老人:(這)“是一個幾乎擁有無限權力的人,他就是皇宮的太監總管。他管理著京城內的幾千名太監。他還管理著京城各城門的稅收……這個人還兼有各種職務,他總是大肆耀武揚威,顯示自己的權力。他上了年紀,有點老朽,象一切宮庭太監一樣,他也有些諂上欺下,在接待利瑪竇神父時就表現了這種性格。他的幾個手下人吩咐利瑪竇要用一定的頭銜呼他,諸如殿下之類……這位太監頭子耳朵重聽,有名助手在他耳邊說話,想來是重述神父的談話內容。在最初晉見時,利瑪竇就按照習俗主動地祝愿主人千歲。老人聽到這種祝愿,十分高興,會見結束時就拿出一件厚禮送給利瑪竇神父。神父沒有接受,也沒有答應把主人所要的玻璃三棱鏡送給主人。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到這位總管太監。(3) 是書譯者在注釋中說利子結交的這位“擁有無限權力”的“太監總管”為大宦官馮保。征以有關資料,知此說不確。馮保是萬歷初年司禮監掌印太監,極有權勢。明神宗幼年即位,馮保矯稱先帝遺詔,得以與閣臣同受顧命輔政。馮保先是憑侍皇太后李氏的寵信,與大學士張居正結黨,既掌司禮,又督東廠,兼總內外,權勢日張。后與張居正聯手陷害內閣首輔高拱,并將其驅逐出朝廷。以后,馮保內侍李太后,外倚張居正,挾制幼帝,皇帝“有所賞罰,非出(馮)保口,無敢行者。”(4)但至萬歷10年(1582年),張居正病死,李太后時已久歸政,馮保遂失去依憑的靠山,明神宗將馮保謫貶南京閑住,并盡籍其家,“久之乃死。其弟佑、從子邦寧并官都督,削職下獄,瘐死。”(5)馮保其罪過殃及親屬,可見神宗皇帝積怒之深。 而利瑪竇在南京所見此老宦官既管理城內眾太監,又負責城門稅收,其權力之大,炙手可熱,那位被萬歷貶在南京的馮保決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權力和聲勢。此其一; 其二,利瑪竇本人并沒有說明與這位老宦官的姓名以及見面的具體時間,這就需要將利瑪竇到南京的時間線索作一次簡單的梳理: 利瑪竇一生到過南京三次。第一次在萬歷23年,只住了3月,就返回南昌。第二次是萬歷26年,愈兩月北上進京,進京計劃流產后,即下江南傳教,萬歷27年(1599)第三次居住南京。這一次才真正結交名流,傳播西學,并買房。定居。從利瑪竇第三次在南京的活動,可以推斷與這位老宦官相識的時間大約是在1599年至1600年二度進京之前這段時間內。 馮保在萬歷10年案發后貶南京,其最后的結局談遷《國榷》有兩處記載: 卷72“萬歷十一年正月戊辰條”云:“馮保、馮邦寧并瘐死。” 卷73“萬歷十四年八月癸亥條”又云:“南京奉御馮保專恣,戍孝陵,其黨客用杖八十,受役。” 若按第一種說法,馮保在萬歷11年(1583年)就死于大牢,時年利瑪竇剛剛進入中國內陸,正在廣東肇慶傳教,那么利瑪竇根本不可能認識馮保;若按第二種說法,馮保于萬歷14年(1586年)受重役,此時利瑪竇仍在肇慶。從萬歷14年到萬歷27年利瑪竇第三次至南京,中間有13年時間,風燭殘年的老宦官在其家被籍的境況下恐怕難以挨到與利瑪竇見面。本文旨在論說明代宦官與耶穌會士的關系,這位老宦官究竟是何人,此處無關大要。該老閹在見到利瑪竇那一刻,又是要利子稱“千歲”,又是想得到西洋三棱鏡,宦官的專橫貪婪在利子的筆下暴露無遺。
?1/6 ???1?2?3?4?5?6?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