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

岑參〔唐代〕

公府日無事,吾徒只是閑。
草根侵柱礎(chǔ),苔色上門關(guān)。
飲硯時見鳥,卷簾晴對山。
新詩吟未足,昨夜夢東還。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賀鑄〔宋代〕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dāng)時偏恨五更鐘。分?jǐn)y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沉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fēng)。

聽穎師彈琴

韓愈〔唐代〕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鳳皇 一作 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qiáng)。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韓碑

李商隱〔唐代〕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
不據(jù)山河據(jù)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賊斫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tǒng),陰風(fēng)慘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入蔡縛賊獻(xiàn)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當(dāng)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fù)以靈鰲蟠以螭。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謁金門·春雨足

韋莊〔唐代〕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鷓鴣天·離恨

納蘭性德〔清代〕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皎然〔唐代〕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書幽芳亭記

黃庭堅〔宋代〕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fēng)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也。

  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峨x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笔且灾华毥?,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fā)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yuǎn)矣,世論以為國香矣。乃曰“當(dāng)門不得不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江行寄遠(yuǎn)

李白〔唐代〕

刳木出吳楚,危槎百余尺。
疾風(fēng)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別時酒猶在,已為異鄉(xiāng)客。
思君不可得,愁見江水碧。

河?xùn)|賦

揚雄〔兩漢〕

  其三月,將祭后土,上乃帥群臣橫大河,湊汾陰。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顧龍門,覽鹽池,登歷觀,陟西岳以望八荒,跡殷周之虛,眇然以思唐虞之風(fēng)。雄以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jié)罔,還,上《河?xùn)|賦》以勸,其辭曰:

  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謁汾陰于東郊,因茲以勒崇垂鴻,發(fā)祥隤祉,飲若神明者,盛哉鑠乎,越不可載已!

  于是命群臣,齊法服,整靈輿,乃撫翠鳳之駕,六先景之乘,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張燿日之玄旄,揚左纛,被云旓。奮電鞭,驂雷輜,鳴洪鐘,建五旗。羲和司日,顏倫奉輿,風(fēng)發(fā)飆拂,神騰鬼趡;千乘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簸丘跳巒,涌渭躍涇。秦神下詟,跖魂負(fù)沴;河靈矍踢,爪華蹈襄。遂臻陰宮,穆穆肅肅,蹲蹲如也。靈祇既鄉(xiāng),五位時敘,絪缊玄黃,將紹厥后。

  于是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龍門,灑沈災(zāi)于豁瀆兮,播九河于東瀕。登歷觀而遙望兮,聊浮游以經(jīng)營。樂往昔之遺風(fēng)兮,喜虞氏之所耕。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寧。汩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垓下與彭城。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乘翠龍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崝。云霏霏而來迎兮,澤滲漓而下降,郁蕭條其幽藹兮,滃泛沛以豐隆。叱風(fēng)伯于南北兮,呵雨師于西東,參天地而獨立兮,廓湯湯其亡雙。

  遵逝乎歸來,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建乾坤之貞兆兮,將悉總之以群龍。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jīng)以攄頌。逾于穆之緝熙兮,過《清廟》之雝雝;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既發(fā)軔于平盈兮,誰謂路遠(yuǎn)而不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