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鷓鴣天·蘭溪舟中

韓淲〔宋代〕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發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尋濁酒,試吟篇。避人鷗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

渡遼水

王建〔唐代〕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岑參〔唐代〕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應天長·條風布暖

周邦彥〔宋代〕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臺遍滿春色。正是夜堂無月,沉沉暗寒食。梁間燕,前社客。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太子晉解(節選)

劉向〔兩漢〕

  晉平公使叔譽于周,見太子晉而與之言。五稱而三窮,逡巡而退,其言不遂。歸告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臣弗能與言。君請歸聲就、復與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將以為誅。”平公將歸之,師曠不可,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復之。”

  師曠見太子,稱曰:“吾聞王子之語,高于泰山,夜寢不寐,晝居不安,不遠長道,而求一言。”

  王子應之曰:“吾聞太師將來,甚喜而又懼。吾年甚少,見子而懾,盡忘吾度。”

  師曠曰:“吾聞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驕,自晉如周,行不知勞。”

  王子應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積施關,道路無限,百姓悅之,相將而遠,遠人來歡,視道如咫。”

  師曠告善。又稱曰:“宣辨名命,異姓惡方。王侯君公,何以為尊,何以為上?”

  王子應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謂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士率眾時作,謂之伯;伯能移善于眾,與百姓同,謂之公;公能樹名生物,與天道俱,謂之侯;侯能成群,謂之君;君有廣德,分任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達于四荒,曰天王。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師曠罄然。又稱曰:“溫恭敦敏,方德不改,開物于初,下學以起,尚登帝臣,乃參天子,自古而誰?”

  王子應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義治律,萬物皆作,分均天財,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

  師曠告善,又稱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則,由舜而下,其孰有廣德?”

  王子應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遠人,皆得己仁,此之謂天;如禹者圣,勞而不居,以利天下,好與不好取,必度其正,是謂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無方,服事于商,既有其眾,而返失其身,此之謂仁;如武王者義,殺一人而以利天下,異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謂義。”

  師曠束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師何舉足驟?”

  師曠曰:“天寒足跔,是以數也。”

  王子曰:“請入坐。”遂敷席注瑟。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嶠》曰:“何自南極,至于北極?絕境越國,弗愁道遠?”

  師曠蹶然起,曰:“瞑臣請歸。”

  王子賜之乘車四馬,曰:“太師亦善御之?”

  師曠對曰:“御,吾未之學也。”

  王子曰:“汝不為夫《詩》?《詩》云:‘馬之剛矣,轡之柔矣。馬亦不剛,轡亦不柔。志氣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

  師曠對曰:“瞑臣無見,為人辯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聞而易窮。王子,汝將為天下宗乎?”

  王子曰:“太師何汝戲我乎?自太昊以下,至于堯、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吾聞汝知人年之長短,告吾。”

  師曠對曰:“汝聲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壽。”

  王子曰:“然。吾后三年,將上賓于帝所,汝慎無言,殃將及汝。”

  師曠歸,未及三年,告死者至。

胡無人

李白〔唐代〕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從登香爐峯詩

鮑照〔南北朝〕

辭宗盛荊夢,登歌美鳧繹。
徒收杞梓饒,曾非羽人宅。
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
御風親列涂,乘山窮禹跡。
含嘯對霧岑,延蘿倚峰壁。
青冥搖煙樹,穹跨負天石。
霜崖滅土膏,金澗測泉脈。
旋淵抱星漢,乳竇通海碧。
谷館駕鴻人,巖棲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隱仙籍。
高世伏音華,綿古遁精魄。
蕭瑟生哀聽,參差遠驚覿。
慚無獻賦才,洗污奉毫帛。

虞美人·述懷

蘇軾〔宋代〕

歸心正似三春草。試著萊衣小。橘懷幾日向翁開。懷祖已瞋文度、不歸來。
禪心已斷人間愛。只有平交在。笑論瓜葛一枰同。看取靈光新賦、有家風。

喜遷鶯·霜天秋曉

蔡挺〔宋代〕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云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圣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辛棄疾〔宋代〕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月何漸漸如鉤?(月何 一作: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