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歡·次酸齋韻

張可久〔元代〕〔〕

釣魚臺,十年不上野鷗猜。白云來往青山在,對酒開懷。欠伊周濟(jì)世才,犯劉阮貪杯戒,還李杜吟詩債。酸齋笑我,我笑酸齋。
晚歸來,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風(fēng)流怪,花落花開。望云霄拜將臺。袖星斗安邦策,破煙月迷魂寨。酸齋笑我,我笑酸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嚴(yán)子陵隱居的釣魚臺已經(jīng)十年都沒去了,野歐都在猜想我到那兒去了。白云飄忽在青山上面,我對著美酒開懷暢飲。雖沒有伊尹周公的濟(jì)也之才,但對酒的嗜好卻超過了劉伶阮籍等竹林七賢。對吟詩的愛好不在李白杜甫之下。貫云石嘲笑我,我羨慕貫云石。
在西湖的孤山上,野猿不斷的嚎哀,叫我趕快回家鄉(xiāng)。二十年來有多少,異常杰出的人物,隨風(fēng)雨花落花開。遙望那高聳云霄,中興名將拜將臺。袖藏滿天星斗,心懷安邦妙策,攻破那煙花風(fēng)月迷魂寨。貫云石譏笑張可久,張可久譏笑貫云石。

注釋
殿前歡:指【雙調(diào)】曲名。
釣魚臺:指東漢嚴(yán)子陵隱居的釣臺。
伊周:伊尹和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釣魚臺,十年不上野鷗猜”。釣魚臺,即浙江富春江畔名隱士嚴(yán)子陵之釣魚臺。“野鷗猜”,典出《列子·皇帝》:“海上之人有好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數(shù)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此典本說人若有世俗機(jī)巧之心,鷗鳥則不肯與之做伴。此句有自愧之意,自己為了生活,長期寄身官場潛規(guī)則的想法,不如酸齋清俊脫俗。“白云來往青山在,對酒開懷”。今日終于重上釣魚臺,只見白云悠悠,青山隱隱,忍不住開懷暢飲。“欠伊周濟(jì)世才,犯劉阮貪杯戒,還李杜吟詩債。”暢飲過后,張可久審視平生,覺得自己俗心未絕,尚稱不上真正的隱士。捫心自問,自己盡管長期寄身官場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釣魚臺,十年不上野鷗猜”。釣魚臺,即浙江富春江畔名隱士嚴(yán)子陵之釣魚臺。“野鷗猜”,典出《列子·皇帝》:“海上之人有好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數(shù)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此典本說人若有世俗機(jī)巧之心,鷗鳥則不肯與之做伴。此句有自愧之意,自己為了生活,長期寄身官場潛規(guī)則的想法,不如酸齋清俊脫俗。“白云來往青山在,對酒開懷”。今日終于重上釣魚臺,只見白云悠悠,青山隱隱,忍不住開懷暢飲。“欠伊周濟(jì)世才,犯劉阮貪杯戒,還李杜吟詩債。”暢飲過后,張可久審視平生,覺得自己俗心未絕,尚稱不上真正的隱士。捫心自問,自己盡管長期寄身官場之中,卻并無伊尹、周公那樣的安邦濟(jì)世之才;盡管喜歡飲酒,卻又不如劉伶、阮籍那樣忘情;盡管終生填詞作曲,但那些“清詞麗句”早被李白、杜甫用完了,自己僅能拾其牙慧、替其還“債”而已。這三句的“自我檢討”,看似自嘲意味甚濃,實則暴露了張可久內(nèi)心深處說不出來的酸楚:回首人生,竟無一事可引以自得!

  “晚歸來,西湖山上野猿哀”。猿啼,聲噭噭,又高又急,似哭似號,為哀音。酈道元《三峽》:“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西湖山上,野猿哀啼,聲音急切,喚我歸去。“二十年多少風(fēng)流怪,花落花開。”二十年來,多少風(fēng)流人物輩出。但時間兀自向前,不論是誰,都如花落花開般消長,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因此,生命從來無須固執(zhí)。“望云霄拜將臺。袖星斗安邦策,破煙月迷魂寨。”然而,當(dāng)目光轉(zhuǎn)向那高聳入云的中興名將拜將臺時,終難抑制內(nèi)心充溢的壯志。星漢燦爛,皆藏我袖;安邦妙策,皆著我心;而那煙花風(fēng)月迷魂寨,能奈我何!“酸齋笑我”,酸齋早已體會到退隱之樂,看到我此時既羨慕又扭捏的樣子,心領(lǐng)神會,故而不免“笑我”。“我笑酸齋”,這個“笑”字里隱含的情感很復(fù)雜。它既是一種暢快的笑,自己受酸齋影響,欲步酸齋之后,自然也就笑出聲來。它又是一種羨慕的笑,有多少人能像酸齋那樣無憂生活,順應(yīng)自己的內(nèi)心做自己歡喜的事呢?它還是一種含而不露的苦笑,自由是酸齋的,我什么都沒有,還必須為了生活繼續(xù)在宦海淹留。“我笑酸齋”張可久只在笑。不著一言,卻勝千書。▲

,

參考資料:完善

1、 肖俊玲.張可久《殿前歡·次酸齋韻》賞析[J].語文月刊,2014年07期
創(chuàng)作背景
《殿前歡·次酸齋韻》是和貫云石《殿前歡·暢幽哉》的次韻之作。《殿前歡》就是張可久表明避世歸隱之作。張可久一方面受貫云石影響,唾棄官場,一方面又為自己不得不為了生活疲于奔命而抑郁寡歡;他羨慕貫云石遠(yuǎn)離官場又能過著一般文人所不能擁有的優(yōu)裕生活,這首曲也就這么而來。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fā)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fēng)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lán)。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小梁州·秋

貫云石〔元代〕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fēng)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沁園春·再次韻

周權(quán)〔元代〕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fēng)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dāng)太白西。憑高處,見云噓巖腹,鼓舞風(fēng)雷。落花香染桃鞋。快闊步青云志壯哉。便萬里孤騫,超人間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筆蘸天河,手捫象緯,笑傲風(fēng)云入壯......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hù)云暖,翠袖日暮迎風(fēng)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