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州·秋

貫云石〔元代〕〔〕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莺扇~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澈的湖水映照著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黃。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秋天的風光。白鷺躲藏在干枯的荷葉底下。秋風陣陣,飄來桂枝的幽香。在雷峰塔畔登高遠望,錢塘江一望無際,湖水清澈,江潮涌起,波光蕩漾。抬頭看一彎新月斜掛在天上,還有兩三行南歸的大雁。

注釋
正宮:宮調(diào)名,元曲常用宮調(diào)。小梁州:曲牌名。屬正宮,亦入中呂、南調(diào)。有幺篇換頭,須連用。與諸宮調(diào)《梁州》略同。
鷺鷥:即白鷺,一種水鳥。
金風:即秋風。
幺:即幺篇,戲曲、散曲術語。連續(xù)使用同一曲牌時,后面各曲不再標出曲牌名,而寫作“幺篇”或“幺”。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曲描繪杭州西湖秋天的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游湖時真切的感受,展示了作者淡泊名利、飄然出世的心胸。全曲文筆輕松舒暢,作者準確地抓住西湖秋景的特點,與人們的秋思融為一體,情景交織出一幅令人難以淡忘的畫面。   作者選取了一個最長于表達出秋天的感受與印象的角度:在雷峰塔畔登高望遠,把西湖的秋景與人們的秋思融為一體。放眼望去,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靜靜地覓食的白鷺。菊花怒放,滿目秋光,金風習習,桂香送爽。登高遠望又見錢塘波涌,一派長江大河氣象。湖水清澈,江潮滾動,天邊已掛斜月,兩三行新雁掠過天空。   全曲短短幾句,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出了西湖秋景的不同風格,既清新寧靜, 展開閱讀全文 ∨,此曲描繪杭州西湖秋天的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游湖時真切的感受,展示了作者淡泊名利、飄然出世的心胸。全曲文筆輕松舒暢,作者準確地抓住西湖秋景的特點,與人們的秋思融為一體,情景交織出一幅令人難以淡忘的畫面。   作者選取了一個最長于表達出秋天的感受與印象的角度:在雷峰塔畔登高望遠,把西湖的秋景與人們的秋思融為一體。放眼望去,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靜靜地覓食的白鷺。菊花怒放,滿目秋光,金風習習,桂香送爽。登高遠望又見錢塘波涌,一派長江大河氣象。湖水清澈,江潮滾動,天邊已掛斜月,兩三行新雁掠過天空。   全曲短短幾句,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出了西湖秋景的不同風格,既清新寧靜,又雄壯遼闊?!缎×褐荨で铩返闹饕囆g特色就在于清新美麗和雄壯遼闊兼具,作為貫云石的代表作,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散曲清麗中有豪放剛?cè)嵯酀娘L格。   此曲所擇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極富秋之神韻,作者又能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使得情景合一,加大了情的深度與景的厚度。作者筆下的景物能夠反映他的內(nèi)心世界,貫云石在辭官歸隱后沒有惆悵、失落,而是開朗、豪放。貫云石把維吾爾族的豪爽、率真、愉快的傳統(tǒng)融入散曲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與漢族作家不同的風格?!?參考資料:完善 1、 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436-439 2、 蔣英 厲蓓蓓.維吾爾族散曲家貫云石《小梁州·秋》教學設計[J].語文學刊,2014(03):93-94
創(chuàng)作背景
此曲描繪杭州西湖秋天的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游湖時真切的感受,展示了作者淡泊名利、飄然出世的心胸。全曲文筆輕松舒暢,作者準確地抓住西湖秋景的特點,與人們的秋思融為一體,情景交織出一幅令人難以淡忘的畫面。
貫云石

貫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號成齋,疏仙,酸齋。出身高昌回鶻畏吾人貴胄,祖父阿里海涯為元朝開國大將。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貫只哥,即以貫為姓。自號酸齋。初因父蔭襲為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讓爵于弟,北上從姚燧學。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稱疾辭官,隱于杭州一帶,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今人任訥將他的散曲與自號“甜齋”。......[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風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fā)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沁園春·再次韻

周權〔元代〕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噓巖腹,鼓舞風雷。落花香染桃鞋??扉煵角嘣浦緣言?。便萬里孤騫,超人間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筆蘸天河,手捫象緯,笑傲風云入壯......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喜春來·泰定三年丙寅歲除夜玉山舟中賦

張雨〔元代〕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漱濺濺漱玉沙。瓦甌篷底送年華。問暮鴉:何處阿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