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鄉(xiāng)·如何
孫光憲〔五代〕〔〕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幢M滿池疏雨,打團(tuán)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為什么呀為什么?越是消愁愁更多!終日徘徊在水堂簾下,把一雙愁眉緊鎖。六幅的長裙拖曳在池邊,緩緩的腳步蕩起水上碧波??粗菨M池的疏雨,正無情打著圓圓的嫩荷。
注釋如何:為何,為什么。遣情:排遣情懷。遣,排遣。永日:整天。水晶簾:用水晶制成的簾子,比喻晶瑩華美的簾子。晶,一作“堂”。斂羞蛾:意謂緊皺眉頭。六幅:六褶。羅裙:絲羅制的裙子。窣地:拂地。微行:輕緩的腳步。行,一作“云”。曳:拉。池:一作“地”。疏雨:稀疏小雨。團(tuán)荷:圓的荷花。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人們在生活中,總不免會遇到悲痛傷心的事。有時愈是企圖甩掉它,忘記它,卻愈是不可能的,情思縈繞,不能自已。此時此刻,耳聞目睹,觸處生愁,令人更增悲傷。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多情女子因失意而產(chǎn)生的寂寞與悵惘。
女主人公一開頭就用二個字的短句自問,語意斬截而警醒。接著是自答:“遣情情更多”。問,問得突兀;答,答得坦誠。一心想排遣內(nèi)心的情味,而這種情味卻越發(fā)增添許多。語句是明明白白的,語意是含蓄無窮的。詞有“詞眼”,這一句就是此詞的“眼”,相思、憂愁、離恨,一切的一切,都由這句傳達(dá);開頭、中間、結(jié)尾,全篇都由這句綰聯(lián)。此前未知多少事,盡在多情答問中。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亦曾唱出過“
展開閱讀全文 ∨,人們在生活中,總不免會遇到悲痛傷心的事。有時愈是企圖甩掉它,忘記它,卻愈是不可能的,情思縈繞,不能自已。此時此刻,耳聞目睹,觸處生愁,令人更增悲傷。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多情女子因失意而產(chǎn)生的寂寞與悵惘。
女主人公一開頭就用二個字的短句自問,語意斬截而警醒。接著是自答:“遣情情更多”。問,問得突兀;答,答得坦誠。一心想排遣內(nèi)心的情味,而這種情味卻越發(fā)增添許多。語句是明明白白的,語意是含蓄無窮的。詞有“詞眼”,這一句就是此詞的“眼”,相思、憂愁、離恨,一切的一切,都由這句傳達(dá);開頭、中間、結(jié)尾,全篇都由這句綰聯(lián)。此前未知多少事,盡在多情答問中。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亦曾唱出過“一種相思,兩處離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樣深沉的相思曲。
如果說上兩句寫的是內(nèi)心的種種矛盾糾葛,那么,三、四兩句寫的就是外在的終日不展愁眉。永日,點(diǎn)明時間難捱日之長。從后面的“疏雨打團(tuán)荷”來看,時令似乎是在夏季,而夏季是晝長夜短,但這里有意用“永日”,既含有“整天”的意思,也含有因相思難遣日更長的意味。這種寫法,既強(qiáng)化了相思情,又深化了相思意,作者匠心可見。水晶簾,以富貴氣的裝飾寫出少女的深閨秀閣。看來,這位少女雍容華貴,生活上是富裕的。但是,物質(zhì)上的豐腴是不能掩蓋得了精神上的空虛的。“斂羞峨”傳達(dá)的正是這么一種形象:情竇初開最含羞的少女雖則美艷動人,但一個“斂”字,就寫盡了她那滿懷的憂思愁緒?!傲眱删?,工筆細(xì)描,極寫服飾的華美與步姿的輕盈。王昌齡《采蓮曲》的“荷葉羅裙一色裁”之句可資參證。曳碧波,描畫少女行步時的習(xí)慣姿態(tài),是雙手拉著自己的裙子,緩緩走過,衣隨人動,看上去仿佛晃動著陣陣清波。作者筆下的少女儼然青青年少,翩翩風(fēng)韻,但惟其如此,上文“遣情情更多”一句才更能感染讀者,也更能打動人們的心靈。
最后兩句,歸結(jié)全篇,又回應(yīng)開頭??幢M,其實(shí)是百無聊賴的同義語,只有內(nèi)心煩悶,無所事事的人,才有可能不憚枯燥,看遍池塘,用以消磨遲遲難過的時光?!皾M池”、“疏雨”,正反相間,自成機(jī)趣。打團(tuán)荷,重在一個“團(tuán)”字,荷葉如錢,團(tuán)團(tuán)池水面,而且映襯著夏日疏雨,雨成漣漪荷成團(tuán),人間反而未團(tuán)圓,可謂“物態(tài)有意,人際無情”。詞以“遣情”開端,以“情更多”作結(jié),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不由人不為之掩卷太息。
此詞緊緊圍繞“遣情”兩字展開。遣情,遣不了,反而“情更多”了?!坝廊铡背两谕纯嘀?,不能擺脫。但她想竭力擺脫它,于是出外散步。結(jié)果觸景傷情,在心中引起更大的傷感。一曲小詞一波三折,跌宕生姿,將女子感情的起伏變化,曲曲傳出。清陳廷焯評孫光憲詞“氣骨甚遒”,然“少閑婉之致”(《白雨齋詞話》),而此詞運(yùn)其請健之筆,表現(xiàn)深婉之情,顯豁而又含蓄,直快而又婉曲,在孫詞中別開生面。▲,參考資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259 .
創(chuàng)作背景
人們在生活中,總不免會遇到悲痛傷心的事。有時愈是企圖甩掉它,忘記它,卻愈是不可能的,情思縈繞,不能自已。此時此刻,耳聞目睹,觸處生愁,令人更增悲傷。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多情女子因失意而產(chǎn)生的寂寞與悵惘。
孫光憲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xiāng)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jié)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jiān),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端问贰肪硭陌巳?、《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jīng)籍,聚書凡數(shù)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fēng)格與“......[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孫光憲〔五代〕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huán)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
李煜〔五代〕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李煜〔五代〕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孫光憲〔五代〕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尹鶚〔五代〕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diǎn)點(diǎn)露珠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