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蕭瑟秋風中王昭君跟著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明月高照時西施常常在姑蘇臺上端起金鳳杯侍候吳王。一個女子能為人民的利益著想,這樣的美女古往今來能有幾人?兩個美女的事跡千百年來都閃耀著光輝:漢元帝與匈奴和親時昭君出塞,越國攻滅吳國以后西施才回越國來。養肥了的戰馬也就無用了。
注釋
注釋:該散曲的曲牌名為水仙子,宮調為雙調,亦入中呂、南呂。
皂雕旗:繪有黑色大雕的旗,這是古代匈奴人用的一種旗幟。秋風遠塞皂雕旗:這句指昭君出塞和親。
高臺:這里指姑蘇臺,在今江蘇吳縣西南姑蘇山上。金鳳杯:雕刻有鳳凰的金酒杯。明月高臺金鳳杯:該句指夫差很寵
該首懷古曲高度贊美王昭君和西施。雖然她們都是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的人物,但在客觀上卻對民族的和好和祖國的安全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翱蠟樯n生計”、“千古光輝”,是極有見地的評價。結尾說“戰馬空肥”又深刻諷刺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無能。
小令開首兩句,以十分簡潔、形象的語言點出了環境和事件。寫塞外旅騎,壯豪中頗多凄涼意味;寫靈巖歌舞,清冷間不乏嫵媚之處。細細品味,使人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讀者的視聽感官似乎全被調動起來,深深為句中的意象所感動。第二層中間五句,前兩句問肯為蒼生著想,以救天下為己任的“紅妝”、“妖嬈”能有幾人,后三句答引出昭君和番、西施入吳的故事。昭君和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該首懷古曲高度贊美王昭君和西施。雖然她們都是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的人物,但在客觀上卻對民族的和好和祖國的安全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肯為蒼生計”、“千古光輝”,是極有見地的評價。結尾說“戰馬空肥”又深刻諷刺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無能。
小令開首兩句,以十分簡潔、形象的語言點出了環境和事件。寫塞外旅騎,壯豪中頗多凄涼意味;寫靈巖歌舞,清冷間不乏嫵媚之處。細細品味,使人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讀者的視聽感官似乎全被調動起來,深深為句中的意象所感動。第二層中間五句,前兩句問肯為蒼生著想,以救天下為己任的“紅妝”、“妖嬈”能有幾人,后三句答引出昭君和番、西施入吳的故事。昭君和西施的事跡婦孺皆知,將兩人事跡同時容納在舞獅子的短短作品中,可見詩人構思文氣之奇兀了。作者先用“紅妝”言裝束之盛,繼用“妖嬈”描體態之媚,再用“蛾眉”贊容貌之麗,最后才點出昭君和西子的名字和她們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壯舉,并冠以“千古光輝”二字,至此,昭君和西子,既是絕世佳人,又是巾幗英雄的形象才完美地突現在讀者面前。有奪目之艷麗,有凜然之浩氣,形象之完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第三層,最后一句“戰馬空肥”,是整首小令的點睛之筆,是對怯懦無能的封建統治者的猛烈抨擊,是對飽食終日,只會“山呼萬歲,舞蹈揚塵,道那聲誠惶誠恐”,而一旦國難當頭卻夭夭逃之的文臣武將們的尖刻嘲諷。“戰馬空肥”,封建帝王和那文臣武將,國禍臨門,都是不僅不思報國,反而“央及煞娘娘”,求助于裙釵,實在是昏庸已極,無能已極?!皯瘃R空肥”,一字千鈞,揭開了封建社會癰疽之所在,表現了作者無比的憤慨。
五十字的小令,有摯著的贊美,有無情的鞭笞,傾注了詩人全部的愛和憎。雖曰懷古,焉能無有諷譏現實之意。▲
,參考資料:完善
1、 馮樹純.元明清詞曲百首[M].新蕾出版社,1986年07月,第99-101頁 2、 懿民.小山樂府賞析舉隅[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第41-44頁......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莺扇~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茬邸忱追逅系歉咄?,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噓巖腹,鼓舞風雷。落花香染桃鞋。快闊步青云志壯哉。便萬里孤騫,超人間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筆蘸天河,手捫象緯,笑傲風云入壯......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