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俠義肝腸千錘百煉像爐中的鋼鐵,榮華富貴有如三更虛幻的夢。功名兩字虛幻不可捉摸全是庸人自擾。世道如尖針刺骨的寒風,人情似疾風中翻卷如刀的急雪,人世凄涼,一盞燈照著一杯剩酒和半盤冷菜,還是掩好燈守著這竹籬茅舍。
注釋
悟世:即對人世之悟,對人世的理解、看法。這里指作者歷盡坎坷,飽經風霜后悟出了世態炎涼,看透了世情的黑暗。
百煉:喻指屢經磨練。
枕上蝶:喻指虛幻的夢。莊子曾說自己夢中化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公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酒中蛇:用杯弓蛇影的典故,出自《晉書·樂廣傳》。這里指虛幻不可捉摸之事。
此令開篇,即用一個簡潔的鼎足對,指出作者的意志猶如久經錘煉的鋼鐵,而富貴功名則宛若枕上蝶和酒中蛇,虛幻縹緲。作者在后半部分直言隱居時困頓窘迫的生活:一幢破舊的竹籬茅舍.屋外寒風刺骨,雪花飄飛;屋內殘酒剩菜,寒氣逼人。一貧如洗的知識分子一邊用剩酒殘羹果腹,一邊則只能在竹籬茅舍中,在如豆青燈之下苦讀。作者寧愿清貧,不改其志,依然鄙薄世俗追求,自守高尚的人生節操,表現了元代士人安貧樂道的人生價值取向。
“肝腸百煉爐間鐵”,起句一語雙關。劉琨《重贈盧諶》有言:“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這句既指自己久歷磨難,備嘗艱苦,就如同鋼鐵一樣被鍛造,也指人像那爐中的鋼鐵一樣,變得堅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令開篇,即用一個簡潔的鼎足對,指出作者的意志猶如久經錘煉的鋼鐵,而富貴功名則宛若枕上蝶和酒中蛇,虛幻縹緲。作者在后半部分直言隱居時困頓窘迫的生活:一幢破舊的竹籬茅舍.屋外寒風刺骨,雪花飄飛;屋內殘酒剩菜,寒氣逼人。一貧如洗的知識分子一邊用剩酒殘羹果腹,一邊則只能在竹籬茅舍中,在如豆青燈之下苦讀。作者寧愿清貧,不改其志,依然鄙薄世俗追求,自守高尚的人生節操,表現了元代士人安貧樂道的人生價值取向。
“肝腸百煉爐間鐵”,起句一語雙關。劉琨《重贈盧諶》有言:“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這句既指自己久歷磨難,備嘗艱苦,就如同鋼鐵一樣被鍛造,也指人像那爐中的鋼鐵一樣,變得堅硬冰冷,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接下來“富貴三更枕上蝶”一句語出《莊子·齊物論》,莊子曾在夢中幻化成蝴蝶,但醒來之后發現自己不過是莊子,喻指所謂的富貴榮華不過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功名兩字酒中蛇”用的是“杯弓蛇影”的典故。相傳樂廣有一位親密的朋友,以前經常往來,但不知何故,很久都沒有來家拜訪,于是便設宴款待他。酒席之上,樂廣問他的朋友為何久不來家,朋友說以前來吃飯的時候看到酒杯中有蛇,回去便病倒了。樂廣聽后便告訴他那是墻上的弓在酒杯里投下的倒影,朋友明白之后病便不治而愈了。這句和上句一樣,指那功名也是虛幻之物,不必為此勞心勞神。
這兩句同時援引了“莊周夢蝶”和“杯弓蛇影”兩個典故,充分表明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否定及蔑視,帶有很強的諷刺意味,也是作者對人生的一種領悟,和“悟世”的主題相對。
前三句可以說是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礎,從句式上來說是典型的鼎足對。“尖風薄雪,殘杯冷炙,掩清燈竹籬茅舍”,這三句的內容很淺顯,描述的始終貧寒凄苦的生活,是喬吉的自我寫照。寒風刺骨,雪花飛舞,家里只剩下一些殘羹冷炙。住的是竹籬茅舍,到了夜晚燈光昏黃,自己還得在那如豆粒般大小的燈光下讀書,生活是何等的清苦。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雪花、殘羹、燈火、竹籬茅舍等事物,加之“尖”“薄”“殘”“冷”等形容詞清楚地描述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讀書人沒有地位,過著饑寒交迫生活的現實,引發人的深思。這也是前文作者為何會感嘆富貴功名如夢幻的原因,到此,敘事與抒情很自然地便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澀之感。
這支曲子內涵豐富,包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現實社會的反思。喬吉一生落魄,懷才不遇,經過多年的漂泊,飽嘗世間人暖,終于感悟到一切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場空。心灰意冷的喬吉在破敗的居所中寫下了此曲,讀者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一種蒼涼的悲劇氣氛。總體來說,這支《賣花聲·悟世》用詞清麗典雅,語調婉轉和諧,足以表現其藝術風格。▲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思思,于湘婉.《元曲鑒賞大全集(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525-526......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噓巖腹,鼓舞風雷。落花香染桃鞋。快闊步青云志壯哉。便萬里孤騫,超人間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筆蘸天河,手捫象緯,笑傲風云入壯......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