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歸路近

李珣〔五代〕〔〕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船慢慢地搖近,離家越來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槳扣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悠靜的水面上,歌聲分外清晰響亮。采珍珠的地方風真大呀。夜,靜悄悄,小船扔入溪口,歌聲已止,只見曲曲的溪岸,小小的木橋,彎彎的山月,緩緩地從眼前移過;夜深霧濃,水煙深鎖,煙霧中時而看見岸邊懸垂掛至水面的千萬朵豆蔻花。

注釋
扣舷:手擊船邊。多用為歌吟的節拍。
真珠:珍珠。

賞析
賞析

  李珣在《南鄉子》中反復表現了這一題材。其十七云:“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就是描寫當地采珠者夜間隨潮乘月,沿溪入海去采集珍珠,約近拂曉,搖船歸家,纜系岸柳,沽酒解倦之情景。此篇“歸路近”云云,則是集中寫采珠者“棹穿花過歸溪口”,雖沒有直接描繪采珍珠的勞動場面,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采珠勞動的贊美。三句一轉,前三句寫人,后三句寫景;前者暢快奔放,后者沉靜蘊藉。兩者有機地統一,很好地反映了采珠者勞動歸來的愉快心境。

  小船“吱咯、吱咯”地搖進,離家越來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槳扣敲著船邊,有板有眼地放開喉嚨唱起來,悠靜的水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李珣在《南鄉子》中反復表現了這一題材。其十七云:“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就是描寫當地采珠者夜間隨潮乘月,沿溪入海去采集珍珠,約近拂曉,搖船歸家,纜系岸柳,沽酒解倦之情景。此篇“歸路近”云云,則是集中寫采珠者“棹穿花過歸溪口”,雖沒有直接描繪采珍珠的勞動場面,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采珠勞動的贊美。三句一轉,前三句寫人,后三句寫景;前者暢快奔放,后者沉靜蘊藉。兩者有機地統一,很好地反映了采珠者勞動歸來的愉快心境。

  小船“吱咯、吱咯”地搖進,離家越來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槳扣敲著船邊,有板有眼地放開喉嚨唱起來,悠靜的水面上,歌聲分外清晰響亮。“歸路近”是人物的內心判斷,暗示已駛過漫長的路程,有勞動后的疲乏,更有近家的喜悅。“扣舷歌”是人物的行為,因喜而歌。歌抒發心意,快暢胸懷;歌者得意而輕松。采珠者歡歌之余,又沉入對方才勞動的回憶:“采真珠處水風多”。“水風多”指風勢大,呼呼撲面。突出“風多”乃暗示采珠處水面開闊。至于勞動的艱苦、收獲多少。回憶中沒有明言,但從人物前面的心情中可以體會到。“水風多”的回憶,是由歸程中拂面而來的微風觸生的。這三句,詞人寫歌聲、寫風聲、寫船行,寫人物變化著的心情,用動態的熱鬧的筆法,寫出采珠者歸來時的歡快、興奮、悠然自得。接著三句,詞人一反前文,脫開人物,換以靜態的筆調寫景物:夜,靜悄悄,小船扔入溪口,歌聲已止,只見曲曲的溪岸,小小的木橋,彎彎的山月,緩緩地從眼前移過;夜深霧濃,水煙深鎖,煙霧中時而看見岸邊懸垂掛至水面的千萬朵豆蔻花。除了一個“過”字可以看出船在行進外,畫面簡直是寂靜無聲。其實這還是繼續寫人物的愉快心情。這些景物是人物目中景物。人物興奮過后沉靜下來,但心情仍沉浸在喜悅之中。▲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李珣

李珣,字李德潤,約896年前后在世,五代梓州(今四川三臺縣)人。前蜀秀才,詞風比較沖淡,以小詞為后主所賞,著有《瓊瑤集》,今已佚。......[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孫光憲〔五代〕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李煜〔五代〕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長相思·一重山

李煜〔五代〕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浣溪沙·半踏長裾宛約行

孫光憲〔五代〕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尹鶚〔五代〕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