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到了新年都還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時才驚訝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卻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注釋
新年:指農歷正月初一。
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剛剛。
驚:新奇,驚訝。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后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白雪卻嫌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后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么美好而有靈性。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 。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一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簡要賞析: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與靈性,同時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這就是運用擬人手法的妙處。▲
,參考資料:完善
1、 代漢林 .律詩絕句精品鑒賞 .烏魯木齊市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年 :161頁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