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絮

韓愈〔唐代〕〔〕

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后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窮不得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池塘上沒有什么風,只有那落日的余輝,楊花在天晴后又各自從池塘上飛起來了。
柳絮為了依靠它的纖質越過這清鏡似的池塘,卻滿身濕透而不能夠歸去了。

注釋
暉:日光。
楊花:即柳絮。
纖質:謂纖小的身軀。凌:渡過,逾越;清鏡:指池水。
濕卻:濕了。

賞析
鑒賞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濕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此詩通過對夕陽湖畔柳絮滿天,楊花飄落水面,被水浸濕再也不能飛起來這個細節的描繪,體現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風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寫景起興,后轉比擬,堪稱鞭辟入里之作。

  此詩前以寫景起興,后轉比擬。意在楊花不過為了飛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無復飛揚了。當然有昌黎自況。“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穹不得歸.”一句抓住在池邊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濕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此詩通過對夕陽湖畔柳絮滿天,楊花飄落水面,被水浸濕再也不能飛起來這個細節的描繪,體現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風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寫景起興,后轉比擬,堪稱鞭辟入里之作。

  此詩前以寫景起興,后轉比擬。意在楊花不過為了飛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無復飛揚了。當然有昌黎自況。“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穹不得歸.”一句抓住在池邊欣賞柳絮的情景。楊花飛飛,裝點暮春,時節必然,為何又要臨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間,自然有命,卻偏要通過榮譽、權力、財富自見。郭象注《莊子》曰,圣人不對物。“不對物”則無我,無我則無須自見。▲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