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詞鑒賞:踏莎行(時雨初晴)

作者: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張孝祥詞鑒賞:踏莎行(時雨初晴) ??? 張雙柱 ??? 踏莎行 ??? 壽黃堅叟并以送行??? 張孝祥 ??? 時雨初晴,詔書隨至,邦人父老為君喜。十年江海始歸來,祥曦殿里攙班對。??? 日月開明,風云感會,切須穩上平戎計。天教慈母壽無窮,看君黃發腰金貴。 ??? 南宋祝壽風氣熾盛,故介壽詩詞特多,崇尚清空騷雅的詞人姜夔、吳文英等也皆有所作。據統計,張孝祥存壽詞20余首。詞題之“壽”,作動詞用,指祝壽。此詞壽友黃仁榮,字釋之,號堅叟,邵武(今屬福建)人,曾守永嘉(今屬溫州),亦能詞。 ??? 開頭對偶兩句工整扼要,點明時事。時當黃堅叟接到詔書首赴臨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任職之前,事乃黃堅叟奉詔入對后仍回原職待命,其時恰值黃堅叟生日,可謂雨逢及時,天又放晴。由此引出第三句張孝祥及鄉親為其雙喜同賀并為其送行。可見,該詞應作于紹興二十九年(1159)八月以前。“時雨”,及時雨。“邦人”,同鄉。接下“十年”兩句概略主人公宦海生涯,表明黃堅叟此時已是升遷。黃堅叟原任兩浙轉運副使,非重任,奉詔覲見皇上面試回原職待命直至紹興三十年(1160)始知臨安,乃重任。由埋沒鄉野壯志難酬,抑或職守各地漂泊不定,到委以重任位列朝班,充分反映出南宋文人士大夫對仕進的一種追求。張孝祥一生既追求仕進,意圖報效家國,亦看慣世路,念結隱退鄉野,但作為壽詞,在特定時間、特殊場合所作,也就多描述性的語言,多功名、富貴、長生等頌辭,故有“祥曦殿里攙班對”一句祝賀。“祥曦殿”,南宋宮殿名,在臨安。《宋史·樂志》:“淳熙中大閱,帝自祥曦殿戎服而出。”“班”,引申朝班,指朝庭上文武官員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 換頭繼續用上兩句對偶,以“日月”、“風云”盛贊此時國家開明、君臣相得。《易·干》:“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由此又引出下片第三句勸勉之辭:“切須穩上平戎計。” “平戎”,原謂與戎人媾和,后指對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這是全詞關鍵,實乃真情吐露,深深寄托著詞人對國家和民族的關注和關愛,時時期盼能匡君濟民、建功立業。這一句也算是送行之際詞人與之共勉。“難莫難于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張炎《詞源·雜說》)由此也可看出,南宋文人在介壽詞中應酬必須客套、吟詠共同志趣的同時,也在尋機抒發憂國憂民之感,而且這也成了當時抒發情懷的基本格調。比如陸游《水龍吟》:“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辛棄疾更獻《美芹十論》,寫下萬字平戎策,縱談抗金謀略,熱切希望朝廷大舉北伐。 ??? “天教”二句作結,再次回到介壽詞,這里同時賀頌主人公母子。前一句寫黃堅叟母親,黃母高壽,張孝祥曾作《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生日》相賀:“慈闈生日,見說今年年九十。”后一句寫黃堅叟本人,“黃發”,長壽老人。“腰金”,古代朝官腰帶,按品級鑲以不同的金飾,品級高者亦以純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顯要。黃堅叟這般年歲亦能升遷,更可喜可賀。結句也不忘提醒主人公,切莫忘了自己身份、地位及壯懷、遠志,遇有機會應向朝廷獻上自己的安邦平戎計策。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