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傳統始于《詩經》 中國古代著名思鄉詩詞欣賞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中國鄉愁傳統可上溯至《詩經》,通過《詩經》中兩首廣為人知的詩歌的對比,可準確說明“鄉愁”體驗發生的微妙性。一首是《小雅·采薇》,這篇演說成功地運用“鄉愁”來激勵士兵,且看這首詩是怎么喚起人們的鄉愁體驗的:   全詩前三節是“遣戍役之辭”,就是鼓勵兵士們離家去戰爭。第四節說:“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這是一個轉折。前三節是對一般兵士的激勵之辭,第四節則開始描述比普通士兵較高的將帥行止,渲染了將帥的煊赫。第五節則進一步渲染,“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第六節則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段描述鄉愁的著名文字其實點出了“鄉愁”體驗的先覺前提,即唯有在他鄉獲得成功之后,才有此閑心來弄愁吟賞。因此,“鄉愁”體驗并非消極體驗,而是對離家游子在他鄉有所成就的獎勉。   《詩經》另有一首詩歌則說明了離家之后、恓惶歸來其實并無“鄉愁”可言,這首詩是《豳風·東山》。《東山》篇反映的是周公東征。全詩四節,每節開頭都是以“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起興,這里的歸來之“我”應是一般兵士,而且去時是平頭百姓,回來也是恓惶落魄,因此,在他眼里的故鄉就不再是可以吟賞的對象,而是無比凄慘:“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疃鹿場,熠燿宵行。”《東山》比之《采薇》,一“悲”一“愁”涇渭分明,蓋因去家歸來之人是否在家鄉之外獲得穩定之立身的資本有別。   上述解讀局限于《詩經》,且僅采其中兩詩,以之論中國鄉愁傳統似乎不夠全面,卻別具啟發意義,以此深入考察中國鄉愁傳統,可發現:在中國社會傳統中,“鄉愁”體驗實質是離開本鄉本土的離家者在家鄉之外獲取了安身資本,從新的社會身份認同回望自己與家鄉的“距離”,離家者既無可奈何地承認了這種“距離”,又因自身已獲新的安身之所因而對這種“距離”產生了藝術性的賞玩,兩種體驗雜揉即是“鄉愁”的況味。沒有獲取在家鄉外安身的資本,“距離”彼岸的故鄉于他而言只有“鄉悲”而無“鄉愁”。   在中國鄉愁傳統中,“鄉愁”的書寫,絕少見于以鄉民主體為創作者的民間文學藝術中,相反,絕大多數的“鄉愁”吟唱出現在以士人為創作主體的精英作品中。這些士人群體通常是生于鄉土社會、壯年游宦他鄉,在游宦任上他們對故鄉的回顧與書寫,構成了中國鄉愁書寫的主要內容。(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附:中國古代著名思鄉詩詞賞讀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望驛臺》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新年作》   [唐]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