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兼革命大家與國學大師于一身
作者:程建忠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章太炎 (1869—1936),初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絳,號太炎,世稱“太炎先生”。
章太炎兼革命大家與國學大師于一身。作為清末民初著名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一生特立獨行、卓爾不群。他曾指名道姓地罵慈禧為 “妖婆”、罵光緒為“小丑”,后來又罵袁世凱、罵蔣介石,以致招來牢獄之災。有人稱他是“章瘋子”,他聽后哈哈大笑,并干脆自稱“我是一個神經病”。
上海租界的外國巡捕和清政府的警探捉拿他,有人勸他逃走,他說:“革命就要流血,怕什么!清政府捉拿我,如今已經是第七次了。”當巡捕和警探闖進來時,他迎上前去,指著自己的鼻子說:“別的人都不在,要拿章太炎,就是我!”
作為一個國學大師,他研究的范圍涉及語言、文字、歷史、哲學、政治等,著述甚豐,有《章氏叢書》以及《章氏叢書續編》、《章氏叢書三編》。歷史學家侯外廬說:“章太炎對于中國學術文化遺產的論述十分豐富。”在北大講學,幾百人的風雨操場座無虛席。
錢玄同、劉半農等五六個學生圍繞著老師登上講臺,章太炎開始用浙江余姚話講,估計大多數人聽不懂,劉半農便翻譯;章先生引經據典,錢玄同便板書;涉及到一些地名、人名、書名搞不懂,由弟子們共同商議解決,不敢麻煩先生。1936年夏,章太炎正給學生講課,忽然氣喘病發作,飲食都難以下咽,他說:“飯可以不吃,課不能不講。”十天過后,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