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書畫俱佳的紅學研究專家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馮其庸,名遲,字其庸,號寬堂。江蘇無錫縣前洲鎮人。1924年2月3日出生。家貧困,幼年失學,在家種地,小學未能畢業,1943年畢業于私立無錫前洲青城中學。1943年下半年,馮其庸考上了省立無錫工業專科學校。期間曾得無錫著名畫家諸健秋賞識。1944年7月因貧失學。1945年抗戰勝利后考入蘇州美專,兩月后又因貧失學。 ??? 馮其庸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二十余種,并主編《紅樓夢》新校注本、《紅樓夢大詞典》、《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等書。 ??? 他還在研究中國文化史,古代文學史、戲曲史、藝術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國大西部的歷史文化藝術,著有考證絲綢之路和支架取經之路的大型攝影圖冊《瀚海劫塵》,獲得學術界的高度評價。馮其庸還擅于書法和繪畫,書法宗二王,畫宗青藤白石。所作書畫為國內外所推重,被譽為真正的文人畫。 ??? 社會職務: ??? 1950年至無錫市第一女中任教。1954年至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1981-1982年赴美國講學。1986年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2005年5月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2008年1月任名譽院長。2009年任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館長。先后兼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中國漢畫學會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 ??? 人物觀點: ??? 馮其庸認為:生活就是讀書。馮其庸出身于江蘇無錫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兒時因抗戰之亂失學,于放羊種地之余不忘讀書,“書讀得很雜但卻讀了不少”,一部《三國演義》從學校圖書館借來后無處可還,就成了他反反復復讀的一本書。后來由中學教師奉調中國人民大學任教,也得益于喜歡讀書的習慣,以及在無錫國專時期聽了當代許多著名學者講課。 ??? 后來,馮其庸又找到了《水滸傳》,讀到有的地方都能背得出來了。也正是《三國》、《水滸》這兩本名著引起了馮其庸讀書的興趣,覺得越讀越有滋味。馮其庸說:“后來又讀《西廂記》,因為詞句漂亮,雖然是很深的文言,但是也喜歡讀,幾乎讀得一部《西廂記》基本上能背”,“讀書能使人聰明,啟人智慧,讀書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所以青年人應該勤奮讀書”。馮先生將自己的家取名為“瓜飯樓”,也是為了記住曾經以瓜代飯的苦難歲月。 ??? 馮其庸表示:“這一輩子讀書還有個特點,就是白天都沒機會讀書。”解放初,因為需要參加的會議特別多,幾乎所有白天的時間都在開會,只有到了晚上關起門來,自己拼命地補課,總是要讀到兩三點,才睡覺。后來調到藝術研究院,負責行政工作,不能不上班,天天一早就去上班,晚上到家了才開始讀書。馮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書摞起來的,馮其庸的人生就是一個書架,讀過的書中有著他的記憶。 ??? 專著: ??? 《春草集》(戲曲研究論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10月) ??? 《逝川集》(文學史研究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年6月) ??? 《夢邊集》(紅樓夢研究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 《秋風集》(散文序跋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3月) ??? 《落葉集》(學術隨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3月) ??? 《曹學敘論》(曹學研究專著,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年) ??? 《漱石集》(紅樓夢研究論文二集,湖南岳麓書社,1992年) ??? 《論庚辰本》(紅學版本研究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78年4月) ??? 《〈石頭記〉脂本研究》(紅樓夢版本研究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 《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 《八家評批紅樓夢》(紅樓夢評點派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9月) ??? 《增訂本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專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7月) ??? 《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文物圖錄》(紅學研究專著,圖版732幅,考證文字五萬字,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12月) ??? 《夜雨集》(學術散文隨筆,北京友誼出版公司,1999年2月) ??? 《瀚海劫塵》(中國大西部攝影集,共圖229幅,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1月) ??? 《蔣鹿譚年譜·水云樓詩詞輯校》(詞學專著,齊魯書社,1986年9月) ??? 《評批〈書劍恩仇錄〉》(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11月) ??? 《評批〈笑傲江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11月) ??? 《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 《敝帚集:馮其庸論紅樓夢》(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2月) ??? 人物大事記: ??? 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 ??? 1924年2月生。家貧困,幼年失學,在家種地,小學、中學均未能畢業。抗戰勝利后考入蘇州美專,兩月后又因貧失學。 ??? 1948年畢業于無錫國專。受書法于王蘧常,后又與劉海粟、朱屺瞻、謝稚柳、唐云、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周懷民、許麟廬諸先生游,于書畫潛心學習。 ??? 1949年5月在蘇南行署工作。 ??? 1950年任教于無錫市第一女中。 ??? 1954年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 ??? 1975年國務院文化組成立紅樓夢校訂組,任副組長,主管校注業務,前后七年,1982年出書。 ??? 1980年、1981-1982年,兩度赴美在史坦福、哈佛、耶魯、柏克萊等大學講學。獲富布賴特基金會榮譽學術證狀。 ??? 1984年12月由國務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蘇聯鑒定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達成兩國聯合出書協議。后又歷訪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作學術講演,均獲高度評價。 ??? 1986年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 1996年應邀訪問德國、法國,并在柏林和巴黎考察兩國所藏敦煌、吐魯番文獻。 ??? 1996年11月離休。 ???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馮其庸書畫展”。 ??? 1998年8月,馮其庸以76歲的高齡,第二次上帕米爾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山口,發現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古道為玄奘回國以后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現。馮其庸的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 ???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縣訪漢代雄關肩水金關、地灣城。10月5日(舊歷中秋節)至內蒙額濟納旗訪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漢甲渠候官遺址,對以上各處都作了詳細的調查。 ??? 2011年12月,馮其庸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 ??? 2012年10月,馮其庸獲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吳玉章終身成就獎。 ??? 相關評價: ??? 馮其庸為人寬厚,但愛憎分明,富有興情。他以“寬堂”為號可能也就是表達這種人格上的追求。而這種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畫上,其寬厚的氣局就表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人格精神。他的畫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寥寥數筆而能全其氣韻神采,一切無不透露學養功底。 ??? 馮其庸的畫遠追青藤、白陽,近受齊白石、劉海粟、朱屺瞻的影響,但是蒙養不同,生活相殊,他的畫表現出與前輩們不盡相同的藝術方式。在各種藝術方式之間,他更重“聊寫胸中逸氣”,表現出與同鄉倪迂之間的暗合。 ??? 他的畫還有“寫”的特色,反映了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他早年臨寫各家各派,但最喜歡的是行書,尤其鐘情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它不僅收集了《圣教序》的各種佳拓的影印本和明拓殘本,而且反復臨寫右軍存世的各種書札,以右軍書法建構了自己的書法基礎。他的書法神清氣朗,意遠韻長;文氣勃發,雅致四溢。他的書法風格,瀟灑而不失法度,清秀而遠離流俗,規矩而沒有造作。這些書法品格都奠立了他的繪畫基礎。但是,在他的書法中有時又反映出畫的謀篇布局和筆墨韻致,表現出中國書畫在兩種藝術形式創作中的相互作用的關系,也論證了書畫同源的道理。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