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沉睡在歷史深處的軍隊

作者:劉剛、冬君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他們沉睡在歷史深處,站著睡、歪著睡,身首異處地睡。夢里黃昏的廝殺,黎明的號角,都不重要了。因為他們的王,永遠睡在這里了。盡管他們還很年輕,但也必須睡在這里。 秦始皇兵馬俑 ??? 自由軍團 ??? 瞧,他們睡得安詳自信、無掛無礙、幽妙酣肆,口水潤濕了泥土,是戰士的睡。他們要為王睡上兩千兩百年。某一天,考古的錘聲叮咚,一顆堅實的頭顱,從塵封的光陰中托起。帶著泥土的深邃、新鮮和純粹的厚味,他醒了,帶著兩千多年前的神態重生。 ??? 這是一雙充滿信念的手,才能雕琢出來的表情。自由在雕匠的指尖上蔓延,希望則旋轉在雕匠詼諧的眼球里。這是我們從兵馬俑的表情上讀出來的。它讓我們想起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那些被判終身監禁的罪犯 ,在監獄的圍墻里“被體制化”,在自由的幻滅中打發時光或者死去。而秦始皇這位年輕的專制帝王還沒有來得及將人民的思想行動體制化就匆匆死去了,于是雕匠們就像電影里的那位主人公,身處絕地也絕不放棄自由的希望。 ??? 我為什么雕琢曾經嗜殺成性而又莊嚴崇高的士兵?反正我也要和他們一樣睡去,活著我走不出這座專制帝王的墓穴。士兵們是什么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己、我的父兄、兒子、妻子、女兒和親戚朋友們,就雕琢他們吧,他們才是歷史的永恒。 ??? 看看那雙眼睛,充滿對天空的自由希望,而嘴唇對此則堅定不移。那些睡著的頭顱,不像是在為第一個皇帝殉葬,嘴角上翹著“體制化”外的微笑。沒辦法,自由是人的天性,任誰都無法否定。人被體制化的矛盾和痛苦,正是天性的掙扎。雕匠們就像圍墻里的罪犯 ,自知他們的肉體將和他們的作品一同被埋葬,于是他們將對生或自由的渴望都刻在陶俑的臉上了。任何一個專制的帝王,都想埋葬這種希望,將自由收藏在地下。但是兩千多年前的這些被埋葬的生動的臉,卻顯示了自由是人類的恒定價值。對人之初來說,生和自由是一回事兒。 ??? 這些兵陶俑,每一張臉都代表著一位生動的個體,大概這就是他們的震撼力吧。 ??? 戰士家書 ??? 時光流逝,是對造物的瘦身。在剝落昔日的豐滿處,便是風蝕過后的堅實,于是留下格外引人注目的歷史殘美。這殘美總能打動我們發思古之幽情,歷史的山風吹散了晚暮夕照下的斑駁凄迷,而露出帶有滄桑的人性美,平淡而真實。 ??? 就像這兩封戰士的家書。兩根長二十多厘米、寬三四厘米,大概有“袁大頭”厚薄的木片,上面寫著整齊的秦隸,被稱為木牘家書。 ??? 上世紀70年代,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了12座秦墓,兩封家書就沉睡在其中的4號墓里,這是第一次發現秦代的木牘家書,據說是舉世目前最早的木牘家書。 ??? 一名戰士叫“黑夫”,另一名叫“驚”。他們在木片的兩面都有墨書,350余字。告訴家人他們從軍在淮陽一帶的情況,又說離家時正值冬季,沒有帶夏衣。現在淮陽天熱了,急需涼服。如果安陸絲布便宜,就做成衣服,托人帶到淮陽來,若價貴,就托人帶錢來,他們就在淮陽買。信末還問候鄉親鄰里,并提及秦國在兼并戰爭中的士兵軍需問題。安陸原屬楚地,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郢都后,才落入秦手。 ??? 這兩封信寫于戰國末期,從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到秦始皇帝去世,短短11年,追隨他的戰士們就從戰場走向了墳場。 ??? 作為他的地下“御林軍”,7000多具陶兵馬俑,1974年他們的“蘇醒”震驚了世界。不僅僅是為當時的陶藝制作水準,還為中國第一專制帝之陵寢舉世罕匹。兵馬俑坑不過是這座帝陵眾多的陪葬坑之一。 ??? 秦始皇陵坐西朝東,方圓約56平方公里,以冢心為中,分地宮、內城、外城,象征皇城和宮城。 ??? 內外城垣間,僅陪葬坑就有400座,除兵馬俑坑外,還有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吏俑坑、青銅水禽坑,以及各種附葬坑。此外還有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石料加工場等等,包羅萬象,這是一個國家在為他殉葬。 ??? 據司馬遷描述:始皇陵地宮幽深,地下泉水疊了三層,有機關運轉,水銀灌輸其間,以示江河湖海及帝國版圖,穹頂繪飾天文星宿,真可謂天地人大全了。始皇在位36年,修墓36載,夫役70萬,工程用土取自渭河北岸的仲山、峻峨山。當兩山被夷為平地時,一座帝欲冢便憑空托起一座大山。有詩曰:暴君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墳墓,他要埋葬中華民族。 ??? 帝欲冢至今矗立在那兒,洛陽鏟還未觸及到他的神經末梢。僅僅兵馬俑坑,便足以顯示了中國專制帝王的煊赫,可與東方專制帝國的另一極埃及的金字塔相匹敵。隨意調動夫役,任意索取時間,追求浩大奢華,正是東方專制集權的效率。 ??? 專制集權的行事作風,具有勞動力密集低成本低的特征。它最擅長的拿手好戲,就是不需要繁復的理性程序便能調動全天下的人力達到一己之目的。修水利,筑長城,造墳墓,統一六國,一切出發點都與君主的個人利益以及被綁架的“國家利益”掛鉤,而不用考慮對某一個個體生命是否有意義。西方人因無法體驗專制集權對人民的動員力以及由高壓而產生的高效,所以,對矗立在眼前的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來的無休止的巨大工程驚嘆不已,甚至會感到不可思議,以致于產生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聯想。 ??? 只有集權的力量才能使全天下一致,實現大一統。商鞅在秦國變法,最成功的就是把全民都變成了士兵。商鞅變法在集權歷史上的功績,不僅僅是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集權軍事化管理國家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強調集體的力量,不允許個體強大,因為個體的強大需要自由的支撐,而自由則是瓦解專制集權體制的因子。 ??? 電影《英雄》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場景。黑壓壓的人海戰術,還有連弩、排弩射出的箭矢鋪天蓋地,表明了導演張藝謀對專制權力的理解非常到位,似乎曾身臨其境。也許他真與那位《古今大戰秦俑情》中的將軍有著前世今生的緣分,難以言喻。中國春秋時發明了單弩,至于使用連弩或排弩,據史載是始于西漢李陵戰于匈奴,而不是秦國。但張藝謀一定要在秦時代使用這種排弩,也許是出于排弩之勢能夠更好地表現專制權力的密集和疏而不漏吧。 ??? 有一把秦國鑲嵌云紋弩機為證。機身側鑄篆體銘文十一字,記作弩于秦王政廿三年制,這一年是公元前224年,還有三年秦始皇就統一中國了。上面還鑄有主管官吏及制作工匠的姓名,典型的秦國風格。卻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也許是墓主收藏的? ??? 作者為學者伉儷,曾合著《文化的江山——重讀中國史》。
標簽:
猜你喜歡
秦國金異獸:開創兩千年帝制

劉剛、冬君

這件金異獸,從雍城秦國的宗廟遺址出土。表情飽滿,曲伏引亢,筋骨肌絡緊張,一種神秘的爆發力正蓄勢以待天時,是一種耐心等待的

漢代奢靡地宮深埋富二代

劉剛、冬君

自南朝以后,龍態開始萎靡,龍勢走向猙獰,及至唐朝,龍被體制化了。龍為九五之尊,只有皇帝配享,懸于雕梁,臥于皇袍,伏于宮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