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后世推崇。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 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 前半句說:不可貪求過多!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象或者騙局,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 ??? 后半句是說的安全,眾人爭執、爭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論語》上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話里的爭,也可以理解為,爭利。意思是說,大家都去爭搶的利益,你就不要去爭搶了,因為那肯定是薄利。 ???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人只要做事就會犯 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 《禮記》上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意思是喜愛一個人而知道其缺點,厭惡而知道其優點。這就是告誡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 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夸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夸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 漢高祖劉邦曾經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韓信后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 ??? 曾國藩這句話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畫出了可這種人的精神肖像。那種經常談論別人缺點的人,內心其實是借此在掩飾自己的缺點;經常夸耀自己長處的人,內心其實是嫉妒或者想掩蓋別人的長處罷了。 ???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 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占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么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劉邦攻破咸陽,卻不敢占據其地;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所以,面對利益,一定要權衡取舍之道。 ???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正如《戰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眾人商量。因為謀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如果別人見識低下,心胸狹小,氣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 ???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于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 ??? 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并不聰明,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而如項羽、李自成等,占盡天時地利,卻因為驕傲而敗亡。 ???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并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里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 ??? 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