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八位文人的書齋對聯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蘇軾、蒲松齡、陸游、諸葛亮、鄭板橋、徐文長、金聲、王夫之這八位文人大家的書齋對聯分別是什么?托物言志,他們都對自己有著怎樣的期許呢?一起欣賞吧! 書齋,也就是書房,是中國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在這里藏書,在這里讀書,在這里思索,在這里寫作。同時,也將書齋看成一種精神的寄托,為書齋命名、為書齋題寫對聯,來表明志向,寄托情懷,勉勵自我。 1、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據說,蘇軾年少時,在父親蘇洵的教導下,博覽群書,知識豐富,常常受到夸贊。他就有些驕傲,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掛在自己書房: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父親蘇洵一日來到他的書房,看見對聯,暗嘆兒子如此不謙虛。于是,找來幾本文辭深奧的古書讓蘇軾看。蘇軾翻開書卻發現書上的字他有很多不認得,更不要說理解了,心中十分慚愧。于是,將聯語各加了兩個字,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以此激勵自己虛心向學。 2、蒲松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一生熱衷于科舉,但始終不得志,在他屢試不第之際,他寫下這樣一副自勉聯懸于書齋之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運用了多個典故,意在說明有志向的人、苦心人,最終都會成功、不會被辜負,勉勵自己要有恒心有毅力。這副對聯的作者究竟是誰尚有爭議,清代吳恭亨的《對聯話》記載明末金正希曾題過一副書室對聯:“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定吞吳。”不過無論作者是誰,這副對聯的自我勉勵是無疑的。 3、陸游: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陸游的書齋名叫老學庵,陸游的許多作品都以此命名,如筆記《老學庵筆記》、詩《老學庵》等。在詩《題老學庵壁》中,陸游寫道: 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茅只數椽。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 其中“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這一聯,就被陸游作為其書房的自題聯。“萬卷”極言書的數量之多;“古今”暗指書的內容之廣。在這么多書籍的包圍之中,專心致志讀書,竟不知黃昏晨曉,暗送了歲月年華。 4、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諸葛亮的草廬當年題寫了什么對聯,我們已然不可探知。不過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這副對聯,其實出自諸葛亮給其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說,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這封誡子書的主旨,在于勸勉兒子勵志勤學,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自身的一個感悟。而羅貫中用此言作為小說中諸葛亮草廬的對聯,也是符合諸葛亮其人的,也能表現諸葛亮的隱逸之氣與名士之風。 5、鄭板橋: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饑;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鄭板橋愛竹,人盡皆知,他一生賞竹、畫竹、詠竹,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自題書齋聯為: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饑;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這副對聯,上聯寫讀書可以充饑,下聯則寫養竹好比養兒。對于鄭板橋來說,竹子的確是可以比作兒孫的,他曾在他所畫的墨竹圖上題詩,有一句就說“愛竹總如教子弟,數番剪削又扶持”,生動地表現了他對竹精心修剪百般呵護。書齋的這副對聯,既有著對書籍的熱切,也有著對竹的熱愛,正是他的畫像。 6、徐文長: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是明代文人徐渭徐文長紹興舊居青藤書屋的楹聯。徐渭此人能寫能畫、能詩能文,他的大寫意潑墨畫法,對明清以至民國的繪畫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都深受其影響。但他的人生卻頗不得志,晚年落破潦倒。 他曾畫過一幅《青藤書屋圖》,上面題寫了這副對聯。上聯說自己住著幾間破屋子,自我嘲笑,下聯說自己說話口音不純,暗指與社會的格格不入。 7、金聲:窮已徹骨,尚有一分生涯,餓死不如讀書;學未愜心,正須百般磨煉,文通即是運通。 明朝末年崇禎進士金聲,在未達時,極其貧困,他曾自撰書齋聯曰:窮已徹骨,尚有一分生涯,餓死不如讀書;學未愜心,正須百般磨煉,文通即是運通。 上聯說自己雖然已經窮困潦倒到這般地步,但只要活著,寧可餓死也要讀書。下聯則說自己所學尚不夠,還需要百般的磨煉,通達文學便能運轉靈活。這既是不折不撓的自勵自勉,也是不懼艱難的頑強之氣。 8、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晚年隱居衡陽石船山麓,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學術研究,并由此而展開對整個傳統文化的總結、批判工作。五十歲時,王夫之在自己所居的觀生堂題寫了這一副對聯:“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這一副對聯,表明了他凜然大義的崇高氣節,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感,也體現了王夫之致力于經世致用、努力使先賢典籍在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生命。由這一副對聯,可以看出王夫之思想創作之內在動力,更可以看出他宏偉而深沉的文化理想。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