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一幅對聯,點醒多少世人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發布時間:2021-10-14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林語堂先生說,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稱心”并非消極無奈,而是一種人到中年后的豁達與智慧。 “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狀態,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 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輝煌精彩可言呢? 畢竟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 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 過不了的坎,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只有平心靜氣胸無太多的雜念,才能及時把握機遇、化險為夷。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胸襟寬廣,是淡定從容的處世哲學。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不設置太玄的目標,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非分之財。 可能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但也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 可能我們達不到某項目標,但也不要因此變得垂頭喪氣。 楊絳出生在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實,生活養尊處優,從小到大都是有名的富家才女。 可是嫁給錢鐘書后,便跟著丈夫漂流海外求學,學習之余,楊絳幾乎攬下生活里的一切雜事,做飯制衣,翻墻爬窗,無所不能。 這樣一個富家女子竟然毫無怨言,楊絳說: “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償。” 生活不易,人生更不易。 我們應珍惜擁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以求通達明智、沉浮自如。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斷得以升華。 不去強求完美,做真實的自我,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 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樂就在身邊。 萬事只求半稱心,這不是玩世,這是求是。 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標簽:
猜你喜歡
八個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未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小編總結八幅

30部國學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走心

未知

1.《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會喪失斗

那一年,70歲的李清照,被15歲的小丫頭diss

未知

溫乎曰: 正確的選擇, 就是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遺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于這項優良傳統